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苏联每年虽然生产的糖也有几百万吨,但对糖的缺口也很大。
截止到1955年,苏联每年对糖的缺口高达150万吨。
这还仅仅是按照计划经济计算的在酿酒、深加工食品、化工产业上对糖的缺口。
实际上民间对糖的缺口一并统计的话,这个缺口将会更大。
其实苏联一直在寻找代替品,只不过没有找到而已。
华夏其实也一直向苏联出口糖制品,只不过生产的量实在是太小了。
如果能够多一些糖制品的出口的话,苏联方面会非常满意。
苏联人不怕华夏出口糖,只怕华夏人的糖产量不够而已。
所以关于糖浆的买卖其实谈得非常顺利。
只是罗申对于叶松陆所需求的土豆数量稍微感到惊讶,因为那是几十万吨的土豆。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事情,苏联的这些土豆可以在中国换成糖浆,这对苏联是合适的。
虽然说有点好奇中国是怎么样将土豆制作成为糖浆的。
因为根据罗申所掌握的情报来说,土豆的淀粉转化率太低,制作糖浆并不是一种合适的作物。
就连苏联目前使用的都是精制玉米淀粉。
不过他始终只是一名外交官而不是一名技术专员,所以这种事情稍微想一想也便放弃了,思考这个技术活还是由苏联方面的专家来解决吧。
糖浆的贸易进行得非常顺利。
这本来就在叶松陆的预计之内。
因为这是一个刚需的问题,苏联人需要,中国人刚好有,这便是一拍即合。
而真正的麻烦是在接下来他所需要推销的东西,他需要先说服苏联方面认为接下来的东西非常重要且具有意义。
所以在两人吃完早餐,罗申邀请叶松陆去大使馆后面的花园散步消食时,叶松陆看似无意地提出一个问题:“罗申大使,据我所知苏联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地区纬度都相对偏高是吗。”
罗申大使点点头:“是的,应该说整个俄罗斯的大多数地区都位于北寒带以上。”
“寒冷的气候造成了我们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大不同,我们更爱吃高油脂、高热量、高盐、高糖的食物。”
“当然我不是说中餐不好吃,只是很多时候不一定符合我们苏联人的口味。
我们更喜欢大块的油脂,混合着面包一起食用。”
“在冬天我们会食用一种名叫咸猪油的食物。
就是用盐将生的猪肥肉腌制起来,就像华夏制作腊肉一样。”
“等到肥肉腌制1-2年,待到熟化之后,我们可以直接食用这种咸猪油,我个人的爱好是将咸猪油切成薄薄一片,然后夹在面包里面,混合着酸黄瓜一起吃。”
叶松陆听到这种使用食物的方法,他都感觉内心有点震撼。
这个年代中国人虽然说确实是缺少油脂,而且也确实喜欢吃肥肉。
但是直接吃生的咸肥肉,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想一想都让叶松陆胃里面犯恶心。
不过这是人家的饮食传统,自己还是需要表示尊重的。
反正不
理解,但是表示尊重并且表示大受震撼就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