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秦家一朝得势,就抖了起来,在人家面前大肆铺张显摆,还得瑟。
这些官太太如何不恼?更何况,靠裙带上位的皇亲国戚,本就让人病诟,再不收敛,还真不知死字是如何写的。”
言官本就是无事也要搅出七分浪来。
因言官清贫得让人难以想像,所以格外嫉恨权贵,想方设法也要盯着这些权贵的错处。
言官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唯恐不夸张,往往凭借着捕风捉影、小道消息,就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
他们关心的并非所论是否属实,而是能否凭借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一举成名。
可以说,言官就是一群让人谈虎色变的代名词。
秦家猖獗没有猖獗到正路上,这回主动犯到言官手上,就算不脱一层皮,也要被刮下一身油来。
果然不出凌峰所料,听说那位姓张的言官,果然把秦家一朝得势就猖獗的事儿给写到了奏折里,据说引工据典,言辞激烈,把秦家批得体无完肤。
次日,凌身拿了一位言官的奏折递给徐璐,“你来瞧瞧,这张奏折若是呈到御前,秦婉妃就算不失宠,也要受半个月的冷落了。”
徐璐接过,大致看了下,不得不感叹,“这姓张的笔杆子也太锋利了。”
无中生有,夸大其辞还是轻的,完全只能用丧心病狂可以形容了,大有把秦家置之死地的架式。
不了解真相的还真以为秦家该杀光,并且不杀难以泄愤。
“言官的职责是纠察百官,勇于进谏、尽人臣之责本是件好事,但无端放纵,心态扭曲成这样,于朝廷于国家,可也没好处呀。”
凌峰说:“你说的很对,附势苟全、趋利避害、甚至枉法残民,言官也猛于虎呀。
不过这些人唯一的优点就是看人下菜。
当年镇国侯方知义,也让言官攻击了一回,不过却让镇国侯胞兄,也就是如今的方阁老,据理驳回,舌战群儒,把那些信口开河的言官给骂得集体夫声。
之后,方阁老仍不肯罢休,又追到人家家中,痛骂那领头攻伐之人,引经据典,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把那人骂得口吐鲜血。
后来,镇国侯方知义回京领受犒赏时,当着圣上的面,把那些曾攻奸过他的言官也好一番还击。
镇国侯虽是武将,却胸有沟壑,言辞犀利,句句见血,刀刀致命。
刚开始几个言官大有挽袖子与他来舌战到底的架式。
但镇国侯接连抛出几个问题后,便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
徐璐大为惊,连连拉着凌峰的袖口,“爷快与我说说,那镇国侯是如何反击的?”
凌峰笑了笑,“一共三个问题。
尔等领过兵,打过仗吗?没有。
没有?没有你就在此大放阙辞?言官们质问:可当时靼鞑来范,你确实是接连败退,领兵不出,这还有假?镇国侯当场就给那言官一拳,把那人打得趴在地上半天没能爬起来。
言官们集体怒了,但镇国侯却对皇上说:敌众我寡,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可这蠢货,却妄想拿他的鼠目之见,要臣与敌人硬碰硬,分明就是要自寻死路。
就如刚才,这老家伙老胳臂老腿的,但凡有两把子力气的都能把他打倒。
可他仍然不知死活,故意挑衅,被臣狠揍也是咎由自取。
当时靼鞑大军来势汹汹,而我军却伤兵残将,兵力悬殊,如何能够硬碰硬?臣身为三军主帅,肩负圣上期许,无数百姓身死都扛于一身。
花最少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果实,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
可在这群顽固不化的老家伙眼里,倒成了臣贪生怕死。
臣没死在战场上,那是托了圣上鸿福,老天眷故。
若死于这群言官之口,臣一百个不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