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52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蔡德珪走了。”

孙策应了一声,等着周瑜下文,周瑜却半晌没说话。

孙策抬起头,狐疑地看着周瑜。

“伯符,蔡德珪可不是这么大方的人,一开口就送这么大一笔礼,应该是后将军给了他什么好处。”

孙策忍不住笑了起来,摇摇头。

周瑜见了,也笑了两声,随即又严肃地说道:“我知道,无利不起早,蔡家如果能把生意做大,你树立典型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可是你不要大意,商人唯利是图,寡于仁义,从商君变法到现在,大商人都是不安定因素,更何况蔡家做的是军械生意。

如果有人出更大的价钱,我敢说,他们甚至会将军械卖给董卓,到时候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孙策也收起了笑容。

“没错,所以我们要将技术核心抓在自己手上,我们不仅要有一个黄承彦,还要培养更多的黄月英。

公瑾,我打算筹备一个木学堂,像讲武堂培养屯长、军侯一样培养工匠。”

周瑜欣然同意。

“怪不得你要向蔡瑁赊账,像你这么搞,再来几个何家都不够你花的。”

孙策冷笑。

“赊账?嘿嘿,这是我该得的商税。”

第139章木学堂

中国古代一直号称重农抑商,但商业从来就没被抑制住。

太史公说过,要想致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只要社会稳定,不管朝廷怎么抑制商业,商业都会蓬勃发展。

但是基于儒家重本抑末、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商税征收一直没有纳入正常的财政收入进行统筹管理。

商业发达不能化为朝廷的财政收入,却成了商人奢靡生活的基础。

官员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从中分肥,商人通过与官员的勾结进一步垄断市场,牟取暴利,朝廷却不能从中获利,普通百姓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当朝廷想从中获利时也不是建立征税的制度,而是专卖的形式进行垄断经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盐铁,盐的专卖制度最为夸张,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

实际上,历史上进行专卖的商品远不止盐铁,凡是需求量大,百姓不可须臾或缺的产品,如酒、茶都曾经是专卖的对象。

常常有人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也有人说如果不是外族入侵,宋朝或者明朝都有可能走向资本主义,实际上这都是不可能的。

儒家思想控制的中国根本没有正眼看过商业,商业的发展无法成为财政增添的源泉,反而有可能成为官商勾结的黑洞。

所以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怪事,一方面商业发达,大商人富可敌国,一方面朝廷财政匮乏,捉襟见肘。

朝廷和商人的矛盾激化,最后往往两败俱伤。

就汉朝而言,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晚年,因为连年征战,朝廷财政吃紧,汉武帝向民间商人募捐,商人坐拥巨额资产,却没人响应,汉武帝一怒之下发布告缗令,利用权力强行剥夺商人的财产。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虽然解决了一时的财政困难,却摧毁了民间经济,也留下了千古骂名。

如果汉武帝一开始就建立了正式的商税制度,纳入财政统筹,按法征税而不是临时加派,这件事根本没必要发生。

孙策很清楚战争是烧钱,经济是基础,他既然逼迫蔡家由经营田庄转向工商,自然不能放任不管,看着丰厚的利润由蔡家独吞。

只是就目前而言,荆州还是袁术说了算,他推行商税改革的条件并不成熟,所以才用这种方式进行变相的征收。

周瑜清楚孙策的思路,虽然他目前还无法全面掌握孙策的计划,但他对孙策“勒索”

蔡家的行为并不反对,反而觉得天经地义。

扶植一个家族当然要有好处,要不然扶植着他干什么。

过了一会儿,黄承彦匆匆赶来。

周瑜把蔡瑁来的事说了一遍,又将孙策打算开设木学堂的设想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传奇篮神西游记:四川话版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重生之都市邪仙韶光艳神农别闹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太古神王大国工程是他唯一的光我和大圣是兄弟三国之天下无双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我的未婚妻是主播七十年代小娇媳抢救大明朝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万界基因乱世情歌:农门女将魏武侯NBA禁区推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