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提醒他注意安全,这就有诚意,不像习竺、庞山民阳奉阴违,坐观成败。
“我担心的倒不是襄阳城头。
我担心的是杨家、习家,特别是习家。
习竺进城之后,态度就有了变化,我相信蒯越和他说过什么,他没有全告诉我们。”
黄承彦笑了起来。
“校尉应该想得到,无非威逼利诱而已。
校尉思虑周全,自是好的,不过也不用担心太多。
孙将军坐镇大营,他们不敢有什么异动,校尉把心思用在如何攻城上就好。
你若胜了,他们就算有异心也只能憋在心里。
你若败了,就算你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可能支持你的。”
孙策也笑了。
“先生说得有道理。”
他顿了顿,又道:“蔡家铁匠赛刀会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蔡家但凡有点手艺的人刀匠都在为了那一金争斗。
只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打出真正的好刀。”
“知道为什么吗?”
黄承彦眼皮一挑,打量着孙策。
孙策嘴角微挑,似笑非笑,透着一丝神秘。
黄承彦心中一动,立刻意识到其中大有文章。
他试探地问道:“校尉,为什么?”
“首先,他们知道的东西太少,只是师傅教的和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一点经验。
其次,他们这儿不行。”
孙策抬起手,指了指太阳穴。
“他们没读过书,不知道铁器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更不知道怎么去总结其中的规律。”
黄承彦转了转眼珠,沉吟半晌。
“可是……关于治铁,的确没多少记载啊,大多是铁匠们口耳相传。”
“校尉,你是说多炼吗?”
黄月英突然说道:“听说最好的刀是百炼刀,是不是炼的次数就是打造好刀的秘诀?”
“是还是不是,要你们自己去想。”
孙策笑得更加神秘。
他再次点了点太阳穴。
“先生,阿楚,读书人的优势不应该是死记硬背,咬文嚼字,而是格物致知,明术而知道。
先秦便有铁器,南阳更是铁官所在,冶铁的历史超过五百年,应该总结总结了。”
黄承彦盯着孙策看了片刻,无声地笑了起来。
“好,我先想想,如果想不通,再请校尉指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