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就这么因公殉职了……王绪毅的心头顿时感到空落落的。
死亡向来对他而言是非常遥远的事,现在突然得知一个自己曾经认识的同辈从这个世界上离开,他不禁为人世的无常感到茫然失措。
朋友圈的高中群组里提到此事,王绪毅的不少同学也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条消息。
毕业将近十年,他从来不参与班集体的讨论,就连现在所在的这个群组,也是被人拉进来的。
可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两个在毕业多年以后依然十分热心的同学,他们很快组织起来,号召大家为这位老同学“送行”
,提及这位同学家有瘫痪的六旬老母和尚读幼儿园的儿子,他们组织大家募捐,向这位同学的家人表达大家的心意。
负责统计募捐款项的同学一条接一条地往群里报数,谁捐了多少钱,清清楚楚。
王绪毅前一刻仍在为那位毕业后再无联系的同学伤感和遗憾,这一刻便被突如其来的安排弄得愣住。
大家捐赠的数额不算太多,都是心意,齐刷刷的数字,全是统一的数额。
也是,这种时候好像大家都不方便“冒头”
或“潜水”
,捐多捐少,被其他人看在眼里总会有些过意不去。
王绪毅和这个负责收钱的同学不熟,没有加对方为好友,想到为了捐钱加好友,以后未必会联系,他不禁犹豫了几秒钟。
最后他还是加了,加上后,故作亲切地寒暄两句,他总算把钱转了过去。
不多时,那位同学往群里发了与此前差不多的一句:王绪毅,500元。
混得好是500元,混得不好也是500元。
在非洲当包工头的是500元,在老家卖猪肉的也是500元。
看不出谁高谁低,王绪毅想,这或许是因为大家都太客气了。
明明这么客气,也依然选择在这时要为已逝去的同学“送行”
,这是真的客气。
不知道那些出人头地的同学里,有没有一两位私下多送一些,当个深藏功与名的大善人,又不在老同学的面前显摆呢?
正这么想着,负责统计的同学又发了一句:傅文澜,500元。
两句之间没有别的发言,这是这几年来,王绪毅第一回看见他和傅文澜的名字离得这么近。
他呆呆地盯着屏幕,直到聊天内容被新的发言刷新。
傅文澜也只捐500元吗?在王绪毅的想象中,他应该已经成为非常了不得的大人物了,而他无法把“大人物”
和“500元”
联系在一起。
他点开群组成员的名单,找到傅文澜的头像,点击进去。
空白,傅文澜不对陌生人展示自己的朋友圈,页面上只有他的头像,还是系统自带的图案。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王绪毅回想了很久,最终只能结合那一年里发生过的事想起事情究竟发生在哪一年。
不过上一回试着查看傅文澜的消息,好像在不久以前。
那又是什么时候?王绪毅努力回想,答案浮现:他答应吴骁盈私人助理的第二天,好像是。
可是那时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现在王绪毅对着这个空白的朋友圈展示页,想了想,再次打开schoolguy。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