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汪老师有团就接,马上顺着往下说:“那是,也不看看我什么眼光……”
长辈们相互吹嘘,张扬和沈书语只有陪笑的份儿。
不过因为是两个人,偶尔有尴尬的情绪,在相视一笑中也就马上消散掉了。
终于聊到张扬带来的见面礼。
书法不可能在有茶水的地方看,当然要去书房。
翁老先生的书房比汪大师家的还要夸张。
除了非同凡响的大以外,进门对面的白墙上,挂着三幅徐悲鸿的真迹《奔马图》。
三幅画作加起来将近一千万,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挂在墙上。
在人家书桌的桌面上,除了常见的文房四宝外,还有一件翡翠雕成的“花果鸣虫兽耳衔环瓶”
。
张扬也是鉴定后才知道,这块和平板电脑差不多大的翡翠石雕,材质介于冰种和糯米种之间不说,还是罕见的白、绿、紫三色并存。
上一次在佳士得的时候,见过有人送拍这样的东西,起拍价都要五百万了。
而桌上这件,还是清乾隆时期的满工玉雕,价格只会更高。
不过除了张扬,在场的其他人,注意力似乎都在他送来的对联上。
一副七言的行书对联,写着:【祖述家业先以敬让,覃思旧制稽之中和】落款是“进之三兄大人正,叔平翁同龢”
。
“翁叔平,这可是同光年间的书法第一人,这些年他的作品可是愈发少见了。”
翁老先生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边看边点头。
还是很满意的。
一旁的汪大师则在旁边附和着说两句:“稽之中和,应该是出自《礼器碑》,想不到翁同龢给家里人写家训,还要掉书袋。”
“哈哈哈,不然怎么说推广白话文很重要呢……”
两位老人从作者聊到用典、从书法聊到鉴藏印,最后,这样一副张扬半分钟就能看完的对联,他们愣是聊了半个小时。
但是在场其他人,都听得非常认真,包括张扬自己。
他忍不住在心里感叹:怪不得千百年来,文人对书画的追捧从来没有降低过,因为这里面的门道实在太多了。
两位老人跟做阅读理解似的,竟然能从中分析出,翁同龢在写这副对联时,深陷光绪变法的政治旋涡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的情绪。
关键分析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相比之下,沈书语送上来的竹雕香筒,就没有那么多说法。
不过翁老爷子郑重其事的,把香筒摆在了自己的案台上,还是给足了面子。
看完两人的见面礼,既然都已经到了翁老先生的书房,当然要给大家展示一下他的收藏。
除了徐悲鸿的马,四面墙上还挂着一件八大山人的荷花翠鸟图。
是翁老爷子从霓虹买回来的,花了1300个w。
相比之下,郑板桥的竹石图都显得黯然失色。
“怪不得你要摆三幅徐悲鸿的马啊。”
汪大师看着八大山人的画笑着说道,“我原本以为,你是想显得自己有钱,但现在看来,一副奔马图,怕是压不住这荷花翠鸟。”
“好啊,你竟然在心里编排我,罚你今晚多喝半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