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本章副标题:Yes,PrimeMinister!
………………………………………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八点三十分。
纽约,《纽约时报》编辑部。
卡尔-范安达,美国报业的传奇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因为就是他树立了美国商业新闻报纸的典范。
此君可以说是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天才。
1870年,当范安达还是俄亥俄州一个6岁的农家孩子,他就开始在纸张上粘贴剪报,并以10美分的价格出售了。
10岁的时候,范安达用木框制作了一台印刷机,把扫帚柄用布包起来当作油墨滚筒,并用村里报社废弃的铅字印刷。
他1904年出任《纽约时报》的编辑主任,此后会在这里度过了25年的职业生涯。
即使他已经是堂堂的主编了,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夜班编辑的职责。
在这么长的任职时间中,他在《纽约时报》的日常工作从未发生变化。
他下午1点出现在新闻编辑室,6点回家吃饭并休息。
10点回到编辑室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其他人下班时才离开。
通常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据说他这些年里面只有三次例外。
1921年的7月23日的这个晚上,他也破例了,8点钟就来到了编辑室同一帮编辑们开会。
“伦敦那边怎么说?”
“范安达先生,伦敦来电报确认了这个消息,英日两国皇太子真的被绑架了,而且还是中国人绑架的。”
“该死的!”
“范安达先生,那些中国人确实该死……”
“不对,我不是说中国人,我是说这次让《世界报》快了一步!”
“哦,范安达先生,这也没有办法。
谁让赫伯特-普利策的女儿就在现场呢?”
“我知道,可是就是不甘心啊……”
“笃、笃、笃。”
这个时候有人敲响了会议室的大门。
“进来吧。”
来人拿着一声报纸道:“主编,《世界报》又发号外了。”
“快拿来我看看!”
《纽约时报》主编接过来一看,这次上面有两篇文章。
一篇是讲述朱槿军团用撒传单的方式成功地阻止了英国警方的进攻。
另一篇是详细记录了我们袁大师的英勇却失败了的感人肺腑的义举。
“范安达先生,我们是不是也要发号外了。
如今除了《世界报》之外,其他家报纸也在发行号外了。”
“有什么用?”
范安达用他着名的“范安达死亡射线”
,就是冰冷的目光看向了说话之人。
他挥了挥手中的报纸,冷冷地道:“我们以发行号外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的读者,《世界报》主编的女儿就在现场,她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吗?然后明天他们都该去买《世界报》了!”
“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