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方立安的全方位鞭策和碾压下,这两人的学业在同龄人中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港城目前采用英式学制,包括两到三年的幼儿教育、六年小学教育、三年初中教育、两年的高中教育、两年的大学预科(称为中六、中七)和三年大专教育(大学个别系为四到五年)。
其中初中高中五年为连贯制。
方立安小学毕业后,跟方立承同时升至圣玛利中学读初一,接着直接越过初二初三高一,跳级至高二。
高中毕业后,继续读中六、中七。
2004年开始,首都大学和水木大学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每年来港城免试招收在中五会考中取得4A或以上的应届中六、中七学生。
2005年中七下学期,二月底三月初,方立安终于等到了首都大学和水木大学的招生团,在一大家子的反对声中报了内地的首都大学,并通过了面试。
为着这事,家里一度吵得不可开交。
港城的名门世家,哪家孩子上大学不是一心争取美国的藤校?内地的大学还不如港城大学的世界排名靠前,你去干什么?图什么?就算家里有钱,不在乎成绩,不在乎学业,但是人脉也能不在乎吗?去内地读大学,跟去藤校结识到的人脉能比吗?
但方立安就是不听,梗着脖子固执道:“我就是想去内地,不去美国。”
心里话是:藤校多了不起?本爸爸又不是没去过,藤校再厉害,爸爸也不稀罕!
爸爸就想去内地,吃涮羊肉,吃煎饼卷大葱,喝玉米稀饭……爸爸想北京了……
穿越三世,两世定居首都,那里已经成了她灵魂的故乡。
天知道她跟首都大学招生团的老师搭上话的时候,方立安差点激动哭了,京味儿十足的口音太催泪了……嘤嘤嘤……我要回北京……
因着这事,徐文雅和方立安之间首次爆发“世纪之战”
,当然是徐文雅单方面宣战,她是真的不明白,好好的哈佛、耶鲁不去,去内地的学校究竟是个什么奇葩思路?
连一向不理家中事务的钱美思也一反常态地强烈反对,方立安猜想,可能是碍着她跟那些个牌友吹牛皮了……
方元泽不用说,反对。
方正渠作为一家之主,对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拥有一票决定权,即便没有强烈地反对,大体上也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是那又如何?他早就发现了,大孙女的主意大着呢,那是个有想法的孩子,看似好说话,实则不然。
别看平时不管什么事,你说两句,她愿意听不假,那是她无所谓,真碰上让她在意的事,你再说看看,她瞅都不瞅你一眼。
方立承&方立启,虽然没有这对小兄弟插嘴的份儿,但他俩还是默默地在心里投了反对票,暗搓搓地想:方大魔王这个决定确实不靠谱,看来魔鬼也会犯错误。
方立安随他们怎么劝怎么吵怎么骂,我自心如磐石,我自八风不动。
方元泽和徐文雅这对做父母的倒是想撂狠话,诸如“你去啊,去了就别再回来”
或者“你去内地上大学,家里一分钱都不会出”
此类。
却不想这才闹了没几天,家里的扛把子临阵倒戈了,方正渠对着方立安无力挥手道:“去吧去吧,你自己选的路,你自己走,我老了,看不懂年轻人!”
方元泽和徐文雅这下傻眼了,这种情况不是应该关在家里不给饭吃,然后打断一条腿吗?您老怎么就服软了?
方正渠:滚!
要打也是先打断你们两的狗腿!
方正渠如今已经七十七岁了,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远不如往日里康健。
好在经过十几年的调教,方元泽已经顺利地接了他的班,成功入主方氏。
然而方氏在太子爷的管理下,很不被众人看好,股民们不仅觉得方氏未来缺乏开疆扩土的能力,而且还很担心若是方老爷子哪天一不小心嗝屁了,方氏会不会被大鱼小虾瓜分的尸骨无存。
这从方元泽接任方氏总裁后方氏股价连连收阴就能看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