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堂屋后边的这间屋子,况叶他们之前一直当作储物间来用,如今得把里面堆放的东西清理出来。
不过在清理之前,得找到堆放这些东西的地方。
三人最终决定在厨房和柴房这边的偏房,收拾出一些地方来用。
一些能尽量放厨房的东西,况叶他们把一些粮食塞进厨房的缸瓮。
剩下的东西,则放到清理出来一块地的柴房。
至于之前堆放在此的柴火,况叶三人把他们堆放到更高的竹棚上。
观市这边的夏季的雨水较大,当地的民居建筑屋顶都比较高,哪怕是偏房这样的屋子。
之前柴房堆积的柴火,上方还有很大的剩余空间,三人干脆临时从小竹林砍了几根竹子,在上方借助柴房间隔墙面上方的木架,搭建了简单的竹棚。
把重量较轻的柴草码放上去,暂时清理出能够安放地点。
之后三人准备逐步整理一番,把靠近厨房这间柴房,清理出一半的空间,之后作为储物的空间。
房间简单的清理干净,况叶三人就开始准备晚餐,至于后续的床铺等物品,这些东西得找大队长这边帮忙了。
第二天下工后,况叶三人还没去找人,小队长陈繁荣就通知他们,让他们去二小队上的仓库那边,说是大队长这边把木架床准备好了,让三人去搬。
三人也没推脱,直接前往二小队的仓库。
走了十来分钟抵达仓库,并没有见到大队长人,而是一名看管仓库的队员在。
显然这事已经交代好,队员看到况叶三人,就连忙招呼他们过来搬木架床。
况叶看了一眼木架床,和他的一样,宽度约是一米二。
成色还有点新,但可以看出来放了一段时间。
虽然是实木做的,但木架床的重量不算多重,况叶三人任何一位,就可以轻松的抗在肩上抬走。
两张床只需要两个人,剩余的一个人也不是没有东西拿。
铺床草的底部要垫的竹折子,总共有四张,分量比不上木架床,但另外两人就不太方便再拿。
最终简修文和刘康民抗着木架床,况叶提着四张竹折子跟在后面。
回去的路上,况叶还转道去了一小队存放谷草的地方。
只是之前小队长陈繁荣交代好的,铺床的谷草,况叶他们如今柴房中也没有,之前的早就在检修屋顶时用得差不多。
每年每个小队都会存放些谷草备用,因为它不止是屋顶上的建筑材料,还有着许多的用途。
柴火、牲畜垫窝甚至食用、手工原材料、农作物育苗保温材料等等,反正在农村就没有一无用处的东西。
观市这边的大量谷草存放非常有特色,它们一般不存放在房屋中,而是在户外找一颗柏树。
清理掉柏树下边的枝叶,露出柏树这主杆,然后以柏树的树干为中心,扎一个圆圆的草垛子。
草堆子的扎的还非常的紧实,顶部有倾斜的角度,加上柏树树冠的枝叶,这些谷草哪怕是存放在户外,也能保存许久。
况叶最后提竹折子的同时,还用咯吱窝夹着好几捆谷草回去。
把木架床、竹折子安放好,带回来的谷草,三人也把它们摊开晾晒几天。
虽然保存的不错,但拿来铺床的话,干燥度有些不够。
收拾完这些,还需要一样东西,那就是竹席。
但大队长这边找不现成的,只能让队里的篾匠现编。
对于这活篾匠也愿意接,毕竟可以算工分的,就算不是拿钱也是一份收入。
知青下乡除了最开始的时候,费用是自理的,到后面逐渐人数增多,政策上是有安置经费的。
要不然就算九大队这边风气不错,大队上也不可能拿钱补贴知青,准备什么木床这些。
这些东西生产队提供之后,可以申请报销抵扣的。
而接这份活的也是况叶的熟人,陈庆应。
这天下工后,况叶和简修文他们招呼一声,就跟着陈祥富去他家。
陈祥富是陈庆应的大孙子,今天中午的时候他爷爷就交代,给知青编织的竹席今天下午就能完工,让他通知况叶他们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