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同时,她也需要提防在京中推波助澜的幕后之人在御前折子次序上动手脚。
噶礼到底是两江总督,官位在张伯行之上,论实权也在瑞初之上,出了这样的大事,康熙要了解情况时,按理自然应该先看噶礼的折子。
但康熙偏心眼子啊!
敏若要做的,就是先去替瑞初洗脱嫌疑,诱发康熙的偏心眼。
也不必十分偏心,先认准瑞初清白无辜就够了。
按照避嫌原则,看折子时还不避开两位当事人,先看时任江苏巡抚、素有清正之名的张伯行的折子?
张伯行正儿八经儒家弟子,崇尚理学,为人迂腐死板一点。
从前他看瑞初在江南的行为也不大顺眼,但瑞初名义上占着大义、身份上为人君,他虽心有不满却不好多加置噱。
而飞白楼建成后,瑞初在收纳书籍、尊请经师上给他了些面子,先请他讲了一日理学,张伯行又转赞瑞初“虽女子之辈,亦通礼义”
,虽然还是觉得舞文弄墨、兴会聚友非女子应为之事,但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不满了。
要他向着瑞初说话绝无可能,但将事情原封不动、一字不改地回禀给康熙,他还是能做大的。
日前,虞云参奏此次地方官员举荐士子中竟有文字不通者,在康熙心中已留下了江南科场混乱的印象,如今折子在御前还热乎着呢——密折奏报,外面的消息得
到的会晚些,八阿哥和太子这两年被康熙打击得猛了,消息更为迟滞,若早知道有那封折子,没准动手前还得掂量掂量。
如今,可没有他们掂量的机会了。
敏若低低交代海藿娜两句,折子呈送的路上不必动手脚,康熙听到风声后必然会命人快马迎折子入京,这次的局看似摊开得极大,但主战场却在宫中,没有冒那个风险多此一举的必要。
与其在外界使力,不如直接让康熙的眼药。
顿了一顿,她又道:“密切监视八贝勒府上。”
她没提太子,海藿娜虽然疑惑,但却知道她必然心有把握,见她神情平和,顿时心安了,应下一声,然后悄声道:“我与法喀都等着姐姐的信,哪里可用我们姐姐尽管使人知会。
如今我们回来了,咱们在京中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岂有让姐姐一人劳心的道理?”
敏若握握她的手,没等说什么,安儿与洁芳便匆忙赶到了。
他们是一路从京郊的田里折腾过来的,因而才到得最晚,海藿娜见他们来了,知道他们必是为了瑞初的事来的,便起身道:“那我就去了。”
敏若微微点头,叫兰杜送海藿娜出去,安儿方急忙问道:“瑞初究竟怎么了?是有谁针对她?”
“稍安勿躁。”
敏若示意他们坐下,简单说清楚事情始末,又略微透露一点自己的处理打算,“此事如何办我心里有数,你们此刻稳住了,好生给新稻之事收尾就足够了,咱们芽芽能不能今年就把郡主捞到手,可都看你们两个了。”
见她还做得如此稳当,安儿就知道她心里有数,稍微松了口气,闻此抹了把脸,道:“新稻成了,等筛过稻米品质,最迟再有三日,就能整理出结果。
此次行事……额娘,我怎么觉着太子如今行事愈发没有路数了?”
他皱着眉,满是不解,“按说如今皇父对东宫的忌惮满朝皆知,太子要么咬紧牙关蛰伏然后放手一搏,要么就趁早断尾求生寻求出路——”
但那样,如果不能拿出足够打动人的利益干脆扶持新君,只怕也没有好结果。
这一点,他都能想到,从小接受正统教育、少年入朝几度监国,年轻时颇有美名,在朝野中沉浮数十年的太子难道想不到吗?
这一次如此明晃晃地向瑞初和虞云出手,他实在摸不清太子的路数了。
或者说,这几十年兄弟,他还是摸不清、也不想了解他们的路数。
敏若看了安儿一眼,淡淡道:“太子走到如今这一步,你觉得他所求的还是一个好结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