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可它们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义无反顾地跨入这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危险之旅。
据专业人员对37只林莺的追踪监测,发现它们从迁徙地出发,两到三天内就有7只出现在波多黎各或古巴,其间距离足足有2500公里,而且要经过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这说明它们必须日夜不停歇地飞行,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一个小小的林莺,不落地飞行的距离竟可以与当代飞机与导弹比美,实在令人钦敬。
当然,可以肯定地说,其间一定会有一些林莺没有越过生命的极限,丧命在大海之中。
但至少还有一部分成功的林莺,用自己的勇气开辟出了一条这个种群世代延续的生命通道。
为了生命种群的延续,高速和远距离飞行,为迁徙鸟类所特有。
据记载,翻石鹬在环志后26小时飞了820公里,许多小鸣禽12--15小时就飞了750--1000公里。
在墨西哥湾有一种隼可飞越3000公里海面。
营巢于日本的一种沙锥到澳洲越冬,在5000公里旅程中可能完全不休息。
金行鸟可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5个小时,从阿留申群岛直抵夏威夷。
有人在北美拉布多半岛海岸环志一只北极燕鸥,90天后,这只鸟在公里外的非洲东南部被捕。
另一只在俄罗斯北极海岸被套环的燕鸥,竟在大洋洲被发现,它至少飞行了公里。
有一些候鸟,如带鸢、黑顶鹤、斑头雁、天鹅,甚至可以飞跃喜马拉雅山顶,飞行高度可达万米。
它们为了生存,都在挑战生命的极限。
当然,这些候鸟所以敢于冒险挑战生命的极限,是缘于生存的需要。
和这些生物不同的是:人类挑战极限不仅仅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进步和发展;人类挑战极限是主动的,不像动物界那样是被动的。
人们攀登珠峰,是为了挑战身体的耐力和对高寒承受力的极限;田径运员的百米竞赛,是为了挑战奔跑速度的极限;大力士的负重拉力赛,是为了挑战肌肉和骨骼力量的极限等等,这一切旨在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而像罗阳那样,超越生命的极限,没日没夜的工作,更是为了祖国航空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全国人民的幸福与安康。
敢于挑战极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万物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不会停止。
极限作为一个事物某个时期的终端,也不会是固定不变的。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极限,都会在不断的挑战中被突破、被刷新。
突破旧的极限,不等于就是死亡,新的极限会在不断的突破中产生。
所以,那些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敢于挑战生命极限的人,是可敬的,他们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中坚力量。
病痛中的我,无数次鼓励自己,即使每天得一种疾病,也要挺过去,经历了无数次的化疗,肝硬化腹水的残酷现实让我对生命失去了信心。
艾滋病的器官衰竭死亡,让我尝到了无辜死亡的心酸,可能是献血感染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