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城市高温不下,小镇早晚已要穿薄外套了。
连老太太都忍不住多想了,悄悄把卓裕拉到一旁问,“孙女婿,你俩是不是又失业了?怎么老往家里跑啊?”
卓裕乐不可支,“奶奶,吃老本了,您生气吗?”
“吃太久的话,还是会生气的。”
祁霜觉得有点玄,又问:“你俩这次准备待多久?我要去囤点米。”
卓裕扶着祁霜,“这次回来,陪姜姜办事的。”
还不是一件小事。
姜宛繁早两年的时候,就有了打算。
霖雀的地理位置偏西,知道的人不多,但这边的刺绣其实很多。
不止霖雀,周边的罗云、江其、陈水镇,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她想,如果能设置一个点,把这些资源都串起来,一定能创效。
卓裕听她说了后,很是支持。
“你应该早点告诉我的。”
他微微责怨。
姜宛繁挠挠头,“挺繁琐的。”
“麻烦事都交给我。”
卓裕说:“去做你想做的任何。”
卓裕魄力凛然,很快打通当地政府、商管的关系,进行登记造册,办理了相关手续。
姜宛繁很喜欢夏天。
一个寓意希望,生机盎然的季节。
也是这个夏天,她的人生又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解锁了一项新角色。
“霖雀刺绣再就业文化中心”
诞生。
只要有绣品的人家,都可以交到这里来。
资源整合,分发渠道,对外宣传,清晰账目,以及可靠的法务把关。
除去必不可少的营运费用,销售所得均由作品本人所得,姜宛繁不收任何所谓的酬劳与中介费。
她很少用个人微博,这一次,难得的做了宣传。
盛梨书当仁不让,非常义气地转发。
文化中心成立的第一周,来现场视察的各路老板就有十余位。
第一批收上来的绣品供不应求,有几幅稍大点的虫鸟图,还被多家竞价。
拿到钱的阿嬷们笑得合不拢嘴,这比她们自己卖翻了五六倍。
好事传千里,姜宛繁简直成了霖雀镇的宝贝。
向简丹本来还挺介意,她没忘记当初别人论闺女是非的事儿。
姜宛繁反倒安慰起母亲来,“街头巷尾,邻里之间,就这么大点地方,为了一根线头都能从天黑拌嘴到天亮,可要说多坏的心思,不至于。
您就当以德报怨,造福一方,以后买彩票中五百万。”
向简丹嘟囔,“五百万算什么,说你坏话,给五千万我都不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