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奶奶李秀英去世时,王爱巧就借着大家都在,拿出一些钱,还孩子看病欠的一部分欠账,还一再保证,剩下的,争取两年内还清了。
对这两口子,小秋实在谈不上多厚的感情,但对小表妹却有几分怜惜。
手术矫正很成功,小表妹的身体好得多了,虽然还是略显瘦弱,但基本上与正常人没有差别了。
小秋将她给小表妹买的衣服、吃的拿出来,正好交给他们。
她这趟回来,时间有限,在村子里盘桓了一天,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开车离开了村子,回县城的路上,经过镇上时,去拜望一下玉华婶子。
王奶奶中风恢复的不错,安安然然地度过了七八年,两年前的冬天,在睡梦中去了。
李栋学习一般,读完初中没再下了学,买了辆农用三轮,往海铺子做起来海产品的买卖,已经结婚生子。
李柱学习还算不错,上了师范,如今分在县小学当老师。
小秋进门的时候,玉华婶子正洗着一大盆衣服,洗衣盆旁边蹲着一个两三岁的黑胖小子,正用小手戳着洗衣盆里的泡泡。
这是李栋的儿子了。
小秋和玉华婶子没说几句话,李柱推着自行车从外边进来,看到小秋愣了一下,随即惊喜满满道:“小秋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今年就要毕业了吧?分配单位确定了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毛毛糙糙的,真不知道他平常怎么教学生的。
小秋好笑着,回道:“我要出国学习两年。”
“啊,要出国了?实在太好了……”
李柱惊喜连连地说着话,都忘记了身后跟进来的另一个人。
小秋却早就看到了,已经长成大人的刘振河,他穿着白衬衫和青色的西裤,头发也梳理得很整齐,曾经皮肤黝黑的淘小子,已经脱胎换骨,恍惚中,小秋似乎又看到了当年被媒人领到她面前的英俊的青年。
只是,时隔太久远,久远的如褪了色的老照片,只是一个恍惚,就消散了,重新回到眼前的现实。
她只是对刘振河略略点头微笑了一下,随即就转回心思,听李柱叽叽呱呱说起他对国外的憧憬来。
刘振河是过来拿墨鱼干的,他的妻子刚刚生了孩子,奶水不足,打听着墨鱼下奶的偏方,特意拖了李栋去海铺子捎回来的。
玉华婶子特特地叮嘱:“别放盐,细细地火多炖一会儿,喝汤……”
刘振河似乎有些尴尬,躲着小秋的目光,含混地答应着,匆匆告辞去了。
小秋含笑看着他离开,心中暗自替他高兴……上一辈子,他们结婚五六年,她也没给他生孩子,害他离婚再婚,三十五六才有了自己的女儿。
还好,这一辈子,他的人生很顺遂,工作顺利、家庭也美满,真好。
第一千三十六章
出国交流的两年,小秋过得极充实,一天二十四小时,她几乎拿出将近二十个小时来学习,当然,这是在大清花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
以异常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习之后,她在国外的专业课到时罗森特教授到底找到她,兴奋地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他替她申请的中医针灸辅助脑外科手术恢复的研究项目已经得到批准,只要小秋愿意,就可以留下来,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
小秋很诚挚地向教授道了谢,然后婉拒了他的好意。
一周后,她就踏上了直飞京城的航班。
一去两年有余,终于回国,即便是小秋,也难以遏制心中的激动。
当空乘人员广播说飞机已经到达自己国家的上空,一直安安静静的小秋,也像许多人一样,透过舷窗向下眺望起来。
落地后,当双脚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小秋才觉得自己提着的一口气,长长地松了出来。
时值初秋,下了飞机后,一阵凉风吹过来,小秋解下包包上的薄围巾裹在肩头,迈开步子,随着人流,走出机场。
走出通道,迎面有不少人等待接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