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文件上面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注重教育。
要求学校不能停课,学生们要照常上课。
科研机构不能停工,积极搞研发工作。
除了学校这方面之外,还有关于一些知识分子的问题。
强调要实事求是。
还强调不要破坏生产工作。
要以建设祖国第一重任。
这些都是文件上面下发的内容。
再多的就没有了。
不过光是这些,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说其他县城里面的活动平缓了一些。
没有再影响工厂生产,学校也照常开课了。
知识分子的老师们也不担心有人来招惹他们了。
学校和工厂一安定下来,就只猫狗三两只了,社会环境一下子就平缓下来。
连之前一向没啥影响的南平老百姓都觉得松了口气。
前阵子他们连出门走亲戚都有些担心遇到那些小年轻们盘问。
当然,鼎鼎有名的知青下乡活动还是出现了。
不过有了年龄限制,满了十八岁,没有工作的。
就下乡支援建设工作。
工作满三年之后,可以回城。
有了回城的希望之后,这些年轻人们都没有那样紧张害怕了。
反而各个对于上山下乡的生活带着点儿期待。
当做是人生中的一种特别的体验。
南平也接了不少的知识青年。
苏曼可没浪费他们这些有知识的劳动力,在县里搞了个知青培训班,让他们学养殖,学木匠。
这些毕竟是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在苏曼眼里,那还真的都是宝贝疙瘩。
苏曼还准备为了他们,再开一家厂子,专门使用这些年轻知青当工人。
他们有文化,学技术会学的更快呢。
下面的公社在进行思想工作之后,都准备好了接收大城市来的知青了,养殖场里面搞啥子科学养殖,养殖员都有学历要求的。
公社符合要求的人不多,就指着这些知青同志了,结果给县里截胡了……
县里这些事儿安排好了之后,苏曼终于也从崔向北给的那个名单上面的一位老同志那边打听到了老崔同志的消息。
老崔同志是个暴脾气,像一个冲锋在前线的战士。
本来都要安排去体验农场生活的。
结果这家伙运气好,只是提前退休了。
老崔同志一下子不能习惯这种退休生活,没能像一个战士一样的牺牲,而是这么灰溜溜的退下来了,觉得挺没面子的。
天天关在家里不出门,还嚷嚷着要回老家去种地了。
可谁都知道他老家压根没他的地。
苏曼听到这个消息就乐了,心里一阵的轻松。
觉得特别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