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原始部落时期,因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能力比较低,原始农业取得的食物也有限。
于是,在先民们的原始时期,打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
所以这也是就算到了后世,大家都有一种手拿弓箭射一下,手拿木棍当刀砍砍草的冲动。
这是因为对于打猎的欲望是贯穿于每个人的血液中,刻在了骨子里的东西。
所以别以为狩猎这种活动有多么的高大上,事实上,也不过是一项活命手段而已。
后来之所以渐渐成了贵族的专享,那是因为农业水平提高,生存技能这才变成了娱乐手段。
而不提百姓们的打猎,平常贵族们打猎,带着几个人,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种。
但是皇帝狩猎那可是大大的不同,每次动辄就是千军万马,而且这还不是玩物丧志,而是合乎礼仪的,你不打猎才不对。
狩,犬田也。
猎,放猎逐禽也。
在这种狩猎仪式里,猎什么时候都可以叫,春猎、秋猎,但是狩是有一定规矩的。
严格来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这才是四个季节对于打猎的正式称呼。
蒐通搜,也就是田猎的意思,万物复苏嘛。
狝通显,不光是粮食秋收,动物们也是膘肥体壮的世界,所以显现嘛。
而且这四个说法还有另一种解释。
春蒐,春天嘛,万物复苏,此时可以猎杀没有怀孕的动物。
夏苗则是以捕杀毁坏庄稼的动物为主。
秋狝则是为了保障收成而猎杀那些偷食粮食果食的禽兽。
冬狩则是最为宽松的,既不影响庄稼,也不影响禽兽自身的繁殖,可以猎取一切想要猎取的禽兽。
而华夏历史上,各个朝代狩猎之风最为盛行的还是汉唐时期。
因为狩猎不光只是一种游戏,还是一种军事训练活动。
就拿唐朝来说,狩猎活动从围场选择、时间安排、军阵行列、出猎方向。
一直到驱兽、围捕、射猎,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周密的组织,分工那是相当的明确。
有一部分骑兵是专门负责驱逆的,就是将猎物往一个方向驱逐,供皇帝文武们射杀。
这样一场狩猎下来,等同于一场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具有很强的练兵效果。
初唐和盛唐时期年年狩猎,汉武帝时期那时不时的上林苑就开始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且唐朝的狩猎是一种礼制的表现,对于军事意义极其的重大,这次南边开打之前举办一次,意义重大。
至于春猎的制度,除了上述所说的这些,还有一个三驱制,这个制度是隋朝开始的,唐朝继承了下来。
三驱的意思就是三次驱赶,每次驱赶都是有着各种的行为规定。
首先是由骑兵驱赶猎物到皇帝周边,这次皇帝不动弹。
第二次当骑兵再次驱赶猎物到皇帝身边时,由人拿出弓箭给皇帝。
等骑兵第三次驱赶猎物后,由皇帝从左边猎杀驱赶过来的猎物。
为了确保皇帝能够命中猎物,骑兵要保证三次驱赶的猎物要在九头以上。
而这九头里面必定要有鹿,这个流程对于李渊来说不叫个事,毕竟他的箭术那可是名流了青史的。
只有当皇帝射杀之后,王公贵族们才能出箭射杀,这时仍然需要骑兵驱赶。
当这套流程走完了之后骑兵不再驱赶猎物,接下来自由猎杀。
除了这些,其实还有射箭比赛、狩猎比赛、骑术比赛,两军演武,个人武力比赛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