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不急功冒进,先是试验看看小规模的情况,这很好。
对于世家来说,改建铺的越开,煤炭的生意自然就越好。
而对于大唐来说,这么一做能够更好的收拢民心,让大唐更加的强大。
现如今的官员,经过几百年的门阀时代,其实对于民心看的不是很重。
但也都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民心的重要性都还是知道的。
而且安排左右武卫将士去各地,这个应该不光是改建需要,还是为了李渊后续裁军所准备的。
李渊想要裁军削权,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开国一统都快结束了,可不得削权嘛。
等到南边平定下来之后,估计是会直接提上日程,也就是明后年的事情。
至于什么皇权下乡的说法,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因为在他们看来,王运自己就是个最大的世家头子,打击其他的世家还好说,全面打击不太可能。
最大的可能除了准备裁军,安排人手更好做生意以外,还有把他的手伸向民间,增加太原王氏的实力吧。
李渊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并不这么想,他准备找个时间和王运好好谈谈,这事不急。
至于其他方面,他和众臣的看法一样,他也觉得王运是为裁军做准备,这让他的心里老怀大慰啊!
“既然行道你有这般详细的计划,那此事你就放手施为吧,若无大事不必禀报于朕,各府衙全力配合,不可懈怠。”
一句话,事情交给王运他放心。
众臣全都起身行礼:“臣等领诏。”
等众人全都坐下了之后,没急着讨论下一件事情,而是依旧说起了改建的事物。
这次主要是马周说,王运在旁边补充两句,众臣都听着。
这个主要是让朝堂诸公对于此事有一个详细的心里概念,还有谁需要参与其中,谁不需要多管什么的。
正常议事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春祭没说的原因是已经商谈过了,只是王运不清楚而已。
这个时候的朝堂官场还是相当的干练,基本都是干实事的人,虽有拖沓,但是不多。
秦汉时期那是相当的果断,就算有政斗,一般也不会太过的耽误做事。
宋明时期那就真的是拖泥带水,一件事没有几个月谈不完,一场政斗弯弯绕绕的阴谋诡计没完没了。
隋唐正好是一个过度时期,这个时候的文人,虽然谈不上上马为将,下马为相,但是上马还是能厮杀的。
整个天下普遍都是有骨气,有血气,国的一切基础都是来自于民,民强大了,国那就弱不了。
所以众臣还是比较干脆的,了解了差不多两刻钟之后就停了下来,开始商谈下一项事物。
兵部尚书的人选商议,王运直接缩了起来,你们谈你们的,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情况与他猜测的也差不多,谈了半天也没有商谈出一个合格的人选。
这件事放在了最后一件,而且李渊的口吻也是随意的提出,所以说明这件事并不是特别的重要。
或者说其实挺重要,但还没有到重要的时候,李渊并没有今日就想要定下来的心思。
所以今天谈谈也只是埋下一个伏笔,为日后安排的人选上任做好准备。
不过就算是今日确定要商讨出人员,王运也不会过多的参与。
但是李渊却不这么想,他还想着日后让王运推荐人选呢。
他的裁军收权需要王运的支持,兵部尚书也需要一个自己人,不管是他的亲信还是王运的部下,由王运推荐更好一些。
“行了,此事暂后,隔日再谈,散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