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谢谢,我把钱给你。”
穆琼道。
“不用,我现在可不缺钱!”
盛朝辉道:“要不是你,肯定没有现在的教育月刊,我也赚不了这么多钱,你跟我计较这几毛钱做什么?”
穆琼闻言,就没有坚持要给钱。
盛朝辉又道:“对了,你开那个孤儿院缺钱吗?我可以捐一些。”
“不用了,钱其实不缺,缺的是人。”
穆琼道,又问了问教育月刊的情况。
盛朝辉道:“我们的编辑部傅医生已经在建了,很快就能建好,要不了多久就能搬进去,招人也找好了。
我母亲娘家有个表弟,虽然读书读的一般,但极擅长跟人打交道,我打算让他帮着打理各种杂事,至于抄写员,我请了个以前专门给人抄书的老先生。
那老先生原先是给人抄古籍的,什么字体都会写,字还写得极为工整。”
此时的很多古籍,是不会再版的,有人想要,便要请人抄,以至于有了抄书这么一个行当,很多书店还会养一些抄书人。
这位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以前给书店抄书,有时候活儿很多,要没日没夜的做,有时候又没有活儿,很不稳定,他老先生年纪大了有点受不住,就不做那个了,来盛朝辉这里找了个活儿。
这些事情,本就全由盛朝辉负责,穆琼便没有多问,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他便往那郊外的宅子赶去。
穆琼忙得很,都没空看希望月报,也就不知道这刊物,今日跟之前一样卖得极好。
与此同时,他的教育月刊,还被跟盛朝辉关系不错的报贩蔡松山弄去了北京。
北京的物价,远比上海低。
这里是京城,自古以来建了很多将外地的粮食蔬菜送来的渠道,近些年又流失了许多人,米价菜价之类,便都比上海要便宜。
当然,与之相对的,大家的收入也比上海来的低。
在上海,给人当掌柜月薪少则七八元,多则十元十一元,但在北京,很多掌柜每月只有五六元。
帮工伙计之类,赚的就更少了。
但也有些东西,这儿卖的比上海贵,比如各种进口的东西。
在上海卖两三元的钢笔,到了北京至少翻三倍。
一辆南方来的火车缓缓驶入北京火车站,车门一开,车上那些已经在车里坐了三天三夜,满身疲惫的人,便你挤我我挤你的下车了。
一些挑夫连忙过去询问,问有没有人要找力工。
蔡松山从车上下来,立刻就喊了几个力工帮他去火车上搬书。
他这次来北京,带了教育月刊和希望月报各千本,而这些书,他直接让人用板车拉去一家书店。
他来北京,是来谈生意的,他打算把这两本刊物卖到北京来。
当然了,这事要办好,少不得要找个合作者。
到了书店,书店伙计立刻就出来了,瞧见蔡松山的架势便问:“先生,您是来卖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