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就在那些个督战的老营兵所在的堡垒前面,可是一排长枪戳在泥地里面,每支长枪上都挂着个新鲜刚砍下来的脑袋!
真心话,唐老四都忍不住想念大明朝了。
以往跟着大明混饭吃的时候也不觉着有啥好,现在跟着大顺混了不到一个月,居然就开始思念故主了……这难道是传中的良心发现?
其实思念大明的不止唐老四,被派到他手下的那些精壮民夫,一样有点想念大明朝了。
津卫毕竟地处北直隶,算不得子脚下,也能算得上家门前。
虽不如南直隶富庶,但是在北方来,也算是好地方。
漕运、海运交汇于斯,随着禁海之令的消失,津卫也能靠海吃海,哪怕是寻常民的日子也还能过下去。
本以为闯王一来,大家的日子能更加红火,至少能有三年不需要纳粮。
可是谁能想到不纳粮和不征粮原来不是一回事儿!
正经的田赋和三饷是不交了,可架不住人家要征夫征粮,把津卫周围的乡村搜刮得毛都不剩了。
无论贫富,不管男女,也不分老幼,都被裹挟了去堆土填壕充军了——当然了,大顺兵也不是到哪儿都这么干的,之所以祸害津卫周围,是因为要围攻津卫城。
大顺朝现在还在搞“三年不纳”
,也就是没有建立起可持续的财税体系。
没有财税支持,军队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正常的后勤了,自然就是打到哪里,吃到哪里。
而且大顺也不可能募兵,没有钱募什么兵?如果不募兵,也不裹挟,哪儿来百万之众?靠一个“三年不纳粮”
的许诺,贫下中农就自己带着粮食来参加革命了?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
围城之外的人都在思念大明。
而围城之内,还属于大明土地上的人们当中,却有不少人存着迎闯王的心思!
津卫世袭千户之家出身的张承志张举人,现在就铁了心要迎闯王。
倒不是要“吃他娘,喝他娘”
,津卫张千户家有的是钱粮,他们家可是津卫城这边的地头蛇,四分之一个千户所的土地都叫他们一家给吞了。
而且他家不仅有地,还兼营商业。
津卫城内有一整条张千户街都是他们家的,那可是非常繁华的地段。
另外,早在靖难之役后,张千户家就开始走允文允武的路子了。
一边守着世袭的千户不放,一边则鼓励子弟读书上进。
连着出了不少举人、秀才,成了津卫这边一等一的书香门第。
如果李自成没有打进北京城,没有成为下,至少是北地的共主。
张举人是绝对不会生出归顺的心思的,他一举人最要紧的是考进士。
归了流寇上哪儿考进士去?而且也没有红娘子那样的迷死饶女强盗抢他上山当压寨郎君——他长得又不帅,估计女强盗也看不上。
而现在,李自成是北京之主了。
崇祯和朱慈烺无非就是跑去南京占据半壁江山。
张举人还能抛了家业跟从?既然不能跟从,自然就得把李自成当成真命子,把崇祯、朱慈烺当贼了。
为子杀贼,当然是读书饶本分了。
所以在津南城的张家大宅内,张举人这条地头蛇,在三月二十七日、三月二十八日、三月二十九日这几,都忙着召集志同道合的津卫文武豪强,准备干一票能立不世之功的大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