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好,好,的确事不宜迟。”
冯元飏点点头,然后和曹友义、李士淳一起将杨维翰送出了衙门。
转回来后,冯元飏又对李士淳道:“二何,咱们今晚就出发去迎驾吧!”
“如此甚好。”
李士淳连连点头。
他虽然早早出了北京险地,但是心却一直吊在那里。
他和陈杰、林增志三人都是和朱慈烺关系密切的讲官。
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东宫“谋权集团”
的核心。
太子爷能不能安然脱险,和他的关系实在是太大了!
曹友义道:“总镇,杨巡标一去,你的人还够用吗?”
“抚台,三角湖那边地形复杂,水网密布,不利于流贼的骑兵发挥。”
曹友义是个矮胖的武夫,留着五缕长髯,看上去非常庄严,现在眉头拧成了一团,似乎心事重重。
“总镇,你在担心什么?”
冯元飏道,“津卫城坚固,又有卫河、潞河、三角湖遮护,不是那么容易被流贼占据的。
咱们只要把圣上安全迎入津,就能万无一失了。”
“就怕人心有变啊!”
曹友义出了自己的心事,“京师陷落,子出奔,整个北直眼看就是李自成的下了……抚台觉得津三卫之中,还有多少人能和咱们同心?”
津在明朝时称津卫,不是一个卫,而是津卫、津左卫、津右卫一共三个卫。
所以也称津三卫,根据明初时候的编制,三卫之下应该有户军户,占有的耕地良田将近100万亩。
传到明末,卫所的普通军户已经和寻常贫农佃户无异了。
但是津三卫的世袭军官家族大多传承延续了下来,都演变成了大大的地主。
津三卫的近百万亩土地大多成了他们的私产。
而津镇守总兵以下的各级军官,也大多出自这些世袭军官家族。
也就是,如今津镇的军官,大多都是津卫当地的地主!
他们的产业在津,家族在津,不是抛下就能抛下的。
而且去了江南就有更好的前途了?怕也难吧?
如果有个机会让他们可以继续为新朝服务,保住现有的产业,甚至再更上一层楼。
津镇的军官会这么选择,不是明摆着吗?
大同、宣府、居庸、昌平等地一连串的望风而降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冯元飏眉头微皱,低声问:“曹总镇,你的部下还靠得住吧?”
曹友义点点头道:“抚台放心,各局各司都在下官的子侄兄弟手中,总不会有负皇恩的。”
“那就好……津城内有原兵备他们看着,一二日内当无大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