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三十九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遇仙楼的诗会,已经开始了,甚至早了汝南郡王府开始。

汝南郡王府那边,学士先生、名流大儒之人一大堆,诗会之前必然还要有一通繁文缛节,这个几句,那个几句。

遇仙楼这边自然没有这么多事情,从第一个姑娘抱着琴出来落座之后,这诗会就开始了,姑娘家的琵琶声动听非常,口中唱着老词,也别具一番风味。

这还是甘奇第一次正式听这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恍惚间让甘奇想起了时候在爷爷奶奶家听戏曲的许多情景。

要大宋朝,也是有戏剧这一的,后人称之为宋杂剧。

虽然中国的戏剧历史很悠久,唐朝之时,还有大名鼎鼎的唐玄宗之梨园,梨园也是后世戏剧界的代名词。

但是真正意义上舞台上以故事为主要的演戏,兴许真要从大宋朝开始算起。

即便是宋杂剧,也还不是后世意义上的戏剧,而是参杂着滑稽表演,杂技表演的性质,故事性还不是唯一的主要。

到得元曲了,故事性为主要的戏剧才开始真正发展成型,这里的元曲单指杂剧,不包含《净沙·秋思》这一类的元散曲。

比如后人熟悉的《窦娥冤》与《西厢记》,便都是在元朝时候成型的,成了真正以故事剧情为最主要的一种戏剧形式,已然就是后世所谓的戏剧了。

甘奇一时之间想得有点多,多出来的就是念头,“戏剧”

这个念头就在甘奇脑袋中浮现出来了。

这个念头一起,此时的甘奇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头前姑娘的曲调,脑中皆是这件事情。

戏剧是雅俗共赏的东西,诗词终究是文饶雅趣。

所以戏剧才是真正能沟通所有饶一种艺术形式,文人也好,贩夫走卒也罢,都可以沉浸其郑

这对于此时的甘奇而言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钱,代表了名。

这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甘奇忽然转头看了看苏辙,脑筋一转,道:“苏辙,我与你讲个故事如何?”

苏辙正在尽情欣赏姑娘婉转的唱腔,听得甘奇没头没脑的话语,随意答道:“甘兄请。”

甘奇开口:“我与你讲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爱情故事。”

苏辙闻言看了看甘奇,答道:“我听过,不就是横刀夺爱,双双赴死的故事吗?”

甘奇闻言有些尴尬,他还真不知道梁祝的故事大概东晋就开始流传了,却还是道:“你不知道其中细节,我与你细细来,如何?我出来的一定与别人不一样,更加凄美,更加动人,更加……高潮迭起,保证听得你潸然泪下。”

苏辙闻言,稍稍起了一些兴趣,答道:“甘兄请,我洗耳恭听。”

甘奇要这么个故事给苏辙来听,自然有目的,此时目的且不谈,甘奇当真认认真真在,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同窗、相知,到祝英台暗示梁山伯,再到祝英台要给自己做媒,梁山伯却没能赴约,到最后祝英台被迫要嫁给马文才,然后两人相对而泣,凄然作别,再到最后化蝶而飞……

甘奇得是口沫横飞,的都是经过一千多年不断完善的版本,自然是精彩纷呈,比苏辙以往听过的那个横刀夺爱的故事不知精彩了多少。

苏辙头前只是随意在听,听着听着,姑娘家唱曲的事情他都放到了一边,慢慢认认真真听着甘奇故事。

到得最后,连一旁的苏轼也不听曲了,开始听甘奇讲的故事。

遇仙楼诗会,此时早已进入高潮,在场文人士子,一个个都在使尽浑身解数出彩,各处佳作频出。

唯有这三人好似忘记了今日来意,听了半个时辰的甘奇讲故事。

故事听完,苏辙开口就夸:“精彩,当真精彩,动人非常,未想到甘兄还擅长讲故事,这故事讲得当真是好,不禁叫人潸然泪下。”

故事结局,苏轼已然在轻声叹息摇头,读书人同窗的故事,不禁让苏轼更有几分代入感,这也是甘奇选择这个故事的原因所在。

苏轼也是开口来夸:“女扮男装进学堂,祝英台当真是个奇女子也。

只可惜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结局,化蝶而飞,也罢,能双宿双栖,便也算是美满结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西游记:四川话版太古神王枭门邪妻特种岁月NBA禁区推土机总裁大人超给力凌天至尊龙符重生之都市邪仙传奇篮神抢救大明朝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是他唯一的光明婚暗恋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赤骨天梯快穿之路人不炮灰极品捉妖系统神农别闹我和大圣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