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大批的苏联专家来华,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工农业经验,让我国经济迅速起飞。
今天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工业种类国家,这也跟当年苏联的援助是分不开的。
得到156个项目的外援助力后,中国的工业很快发展到二战前日本的水平,国力判若两人,也为两弹一星奠定了基础。
由此,伟大的中国制(智)造时代正式开始,完全可以这样评价:
没有抗美援朝,就没有156工程,而今天的国产航母、神舟飞船、超级计算机等中国式奇迹也就无从谈起。
只不过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这是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赢得的尊重。
最后,抗美援朝显示出的中国常规战能力,以及后来的两弹一星,极大助力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借助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身份,中国在世界关键问题上的态度愈发举足轻重,今天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建设等双赢项目上都离不开这一点。
试想,如果没有抗美援朝胜利那样的辉煌成就,那么新中国又怎么可能成为常任理事国,而由此带来的各种经济和外交利益,自然也无从谈起。
四、激发民族凝聚力与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伟大战争,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
抗美援朝的胜利,更是让党在人民中的威望攀到了顶峰,大家信任党,流言蜚语再也难以动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牛鬼蛇神没有了市场,国家空前安定团结。
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了太多的英雄事迹,这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宣传素材。
广播里,报纸上每天都是战斗英雄的报道,每个人的爱国热情和激情都被点燃,民族和国家的意识迅速被构建起来。
绝大多数中国人第一次明白了,有国才有家,国与家命运相连。
当年我们能够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社会各个阶级变成了铁板一块,今天就有抗美援朝宣传主题教育,让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争期间,全国上下一心,各界人士纷纷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
工人阶级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药和物资装备;农民踊跃交粮,保障军队后勤供给;知识分子开展宣传活动,鼓舞士气。
青年人踊跃报名参军,多个地方的征兵处都是人潮汹涌,报名人数数倍于需要征兵的数量,因为体质等原因落选的还会回家大哭一场。
着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通过义演为志愿军捐献了一架飞机,成为全国人民爱国拥军的典范。
从抗战后,中国社会又一次迎来了化学反应。
当时的民间发起了一项叫做“爱国公约”
的运动,全国大约有80%的人都参与签订了爱国公约,把支持抗美援朝变成了一个个可以完成的小目标。
比如说工人每天多练几斤钢,再比如说农民保证公粮按时交送,颗粒归仓。
就连学校的孩子们,也跟老师签订公约,保证学习成绩进步多少,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志愿军战士的支持。
1952年,新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827亿元,比1949年增长77%,除了基数较低以外,跟抗美援朝产生的团结效应息息相关。
爱国公约是一项有创造性的活动,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发现在互联网市场上,存在着相类似的办法和倡议。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下,从1951年到1952年,共捐款人民币5.565亿元,要知道这可是建国初期,当时科员的工资是60元,而现在至少是3000元,翻了50倍,捐款折合到现在为250亿元。
如果考虑其他因素,这5亿多捐款的购买力更强,大约能买3710架战斗机,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还处于吃不饱饭的阶段,这个数字的含金量有多高可想而知。
得知前线战士吃不饱饭,全国人民开始了炒面运动,社会各界人士统统投身到运动中去,都以能为志愿军战士炒一锅炒面为荣。
每逢危难关头,中华民族总能自觉的团结到一起,汶川地震、武汉疫情、郑州水灾,都一次次地证明了这一切,
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能够生存繁衍至今的最大依仗。
五、推动军事现代化的进程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拥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进行了直接对抗,这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战争实践中,志愿军认识到现代战争对军事指挥、战术运用、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新要求。
例如,美军的空中优势给志愿军的作战行动和后勤补给带来了极大困难,这促使中国加快了空军和防空部队的建设步伐。
战争期间,中国空军边打边建,迅速成长,在后期的战斗中逐步夺取了部分制空权,为地面部队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援。
同时,志愿军在与美军的战斗中学习到了现代化的战术思想,如步炮协同、坦克集群作战等,并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作战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