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打开战役缺口后,向新安州方向快速迂回,并先敌占领三里所、龙源里等要点,对西线美第8集团军主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西线“联合国军”
被迫放弃重型装备,改由安州方向撤退。
11月27日晚,第38军113师轻装前进,创造人类军事历史上的极限和不可能的奇迹,在雪原中14小时穿插72.5公里,随后在三所里构建坚固防御工事,堵住了敌人的南逃之路。
随后就是载入史册的松骨峰战役,数万妄图南撤和希望北上援助的美军疯狂进攻,欲突破三所里与龙源里,但113师顽强战斗,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了阵地上,使南逃北援之敌虽相距不足一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合。
在三所里的关键阵地松骨峰,112师335团3连奉命在此坚守,配合兄弟部队歼灭敌军。
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轮番上阵,战斗异常惨烈。
连长戴如义在激战中中弹牺牲,副连长杨文海身上3次负伤仍然坚持指挥战斗。
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
指导员杨少成和敌人肉搏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伤员张学荣抱起4颗手榴弹冲入敌群……
松骨峰战役,三连最后仅剩下6名战士,敌人死亡600多,敌我损失之比约为6∶1!
38军一战封神,被称为万岁军!
11月26日,以陆战一师为主力的美东线军团,行径至他们的地狱-长津湖!
在他们之前,衣着单薄的志愿军第9兵团已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千难万险,悄无声息地抵达并潜伏于雪原之中。
11月27日,9兵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美军,可歌可泣的长津湖战役开始了!
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攻击,被分割成了5个部分。
同一时间,我第27军向新兴里、柳潭里之敌实施突击,切断了敌人向北救援之路。
至此,我军成功将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
11月31日,美军第7师第31团(北极熊团)除200余人逃跑后,被全歼于新兴里地区,指挥官麦克里安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费斯上校被先后击毙。
北极熊团的灭亡彻底动摇了美军的军心,再也无心恋战,东线“联合国军”
全线撤往兴南港口地区。
随后的近一个月,美军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极其艰难的后撤,一路被志愿军层层截杀,平均1小时只能走300米,其中在下碣隅里仅仅22公里道路上,就有1500多人伤亡。
第9兵团为保障西线志愿军主力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12月初,“联合国军”
及南朝鲜军开始全线撤往“三八线”
地区,战至12月24日战役结束,志愿军在人民军配合下,解放了除襄阳以外的全部“三八线”
以北地区。
12月12日,美突围部队在第3师接应下南逃至五老里。
志愿军以第26、第27军尾敌追击,17日占领咸兴。
12月24日,在近300艘海军舰船与航母的接应下,伤亡约人的陆战一师,终于结束了最艰难的撤退,由兴南港从海路狼狈撤往釜山。
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12月24日结束,共29天。
第二次战役是决定抗美援朝战争命运的最关键一战,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巨着,以其惊心动魄的战斗、英勇无畏的战士和扭转乾坤的战略意义,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华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
志愿军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的方针,收复了“三八线”
以北的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人防御,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因为战役地点发生在清川江畔、长津湖边,该战又被国外称为“清长之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