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唱的红灯记,听听这段吧。”
骆常庆过来坐下,拿过一个西红柿掰开递给闺女,瞧她竖着耳朵听的认真,不由点了点头。
原来上一世突然感兴趣也是有源头的,之前咋没发现闺女小时候能听进去戏曲?
骆听雨上一世听过几段京剧,并不多,也谈不上多了解,刚才竖着耳朵试图辨认一下,没等她听出来,老父亲直接报幕了。
她只好把注意力收回来,转而瞧着老父亲递过来的半个柿子,软绵红润,还飘过来一阵西红柿的清香,瞬间就被吸引了,接过来迫不及待的尝上一口,小耳朵自动摒弃收音机那边的动静,欣喜地瞪圆眼睛:“这洋柿子太好吃了!
爸爸,这是从哪里买的呀?”
“好吃吧?”
骆常庆拿过一根黄瓜咔嚓咬了一口,屋里又飘起黄瓜的清香,笑道,“喜欢吃以后天天吃,桃子跟苹果也是,多吃点水果蔬菜好。”
骆听雨弯着眼睛点点头,吃完半个还有些意犹未尽的,但又怕吃不下饭,只好暂时忍着,计划睡觉前再吃半个,给自己安排好,这才开始吃饭。
文霞用勺子压了点西红柿汁喂骆言,见爷俩吃的香甜,她自己嗅着西红柿和黄瓜的清香也比家里种的那个清冽,忙尝了一口,‘嗯’了一声,挑挑眉,道:“确实好吃,人家这柿子咋种的?比咱自留地里种的好吃。”
骆常庆拿起筷子吃饭,心说也是自家种的,不过是从自留地换成了果园。
“一会儿尝根黄瓜,清甜清甜的,也好吃。”
“这么好吃的菜得卖四毛往上吧?”
“没有,不贵,你们敞开了吃。”
骆常庆含糊着说。
一顿饭吃完,收音机里的京剧也告一段落。
骆听雨跑过去拧了拧,调出评书接着听。
骆常庆瞧着眉眼一动,并开始深深自责。
上一世由着孩子散长,是不是把本该成才的闺女耽误了?
这么想着,就感慨的过去摸了摸闺女的脑袋,温和地叮嘱:“坐这儿吹着风扇认真听。”
骆听雨点点头,沉浸在实现收音机自由的乐趣中。
这乐趣正体验着,就听老父亲语气深沉地道:“这段说的是‘杨家将’,你先自己听着,有不懂的就来问爸爸,爸爸给你讲讲。”
说完又郑重的叮嘱一遍,“一定要来找爸爸探讨,不能过耳就忘,要学会分析…抽空爸爸教你如何学着分析剧情。”
“啊?”
骆听雨僵住,她听段评书也归类到学习课程里了吗?
骆常庆说完就抱上儿子、提着一篮子菜,转身出门,去了张家。
老两口对自己家这俩孩子特别好,经常给闺女送零食啥的,他园子里的菜摘了,也给张家送点,让他们尝尝。
去的时候老两口也刚吃完饭,见着骆常庆进来,忙笑着招呼,苗绣花顺势就把骆言接了过去,抱在怀里颠着逗他。
现在骆言对这个张爷爷和苗奶奶也熟了,熟了就让抱,还会乐,特别讨人喜欢。
“九九呢?咋没过来?”
“今天给家里添了台收音机,在家里听评书呢。”
骆常庆接过张大爷递过来的马扎坐下,跟老头儿聊天。
苗绣花听着也替骆常庆高兴:“家里买上收音机了?也是红灯的?”
“红灯的,跟你们家那台一样。”
知道小骆是个勤快人,能给家里挣,苗绣花笑着给他鼓劲:“你猛挣啊,争取到年底给家里挣台大电视。”
骆常庆脸色古怪了一下,这套路咋听着耳熟呢?
电视他还真不着急,现在票还不大好淘换,真攒出钱,还是先琢磨怎么弄套院子更实在。
“我去看看你家那台收音机。”
苗绣花乐颠颠地抱着骆言出门,骆常庆留下来跟张老爷子说话聊天。
出了门,苗绣花往骆家走着,迎面碰上了胡同头上第一家,李拥军家里的,对方提着个马扎,手里拿着蒲扇,准备去胡同北头那岔路口上凉快,那边聚集的人也多,拉呱胡扯,多半得热闹到九点多才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