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钱六娘还在发呆,却被敲了敲面前的桌子,她抬头一看……什么都没看到。
“我在这边,低头。”
钱六娘往旁边一低头,就看到一个鼓着腮帮子的小女郎,长得不算玉雪可爱,但看着干干净净的,也还算招人稀罕,至少钱六娘就很想捏捏小女郎的脸。
“请问,耳朵和卤肉要切吗?”
小女郎在心里叹了口气,重复了一遍问题,也不知道为什么,大部分人在她第一遍问话的时候都不会回答,非要浪费许多口水。
“要切,都切成薄片。”
这次钱六娘总算是听了进去,赶忙回答道,小女郎她不是第一次见,但到目前为止,她都没敢上手捏脸,毕竟人家阿娘就在旁边看着。
有些人就喜欢一大口把猪耳朵咬下去的快乐,在他们看来,大口吃肉才是生活的标配,但钱六娘被家中自小拘着,也有些偶像包袱,在家里还能毫无顾忌的啃肘子,在外面却是要些形象的。
“你在外面得装出个姑娘样子,不然以后没人敢娶的。”
钱母不止一次这么说,每次钱六娘都会在心里默默的反驳——凭什么姑娘家就该“有个样子”
?为什么大口吃肉的女郎就嫁不出去?
虽然有些愤愤不平,但世道就是如此,女子要做得了活,生的了娃,省的了钱,吃的要少,能喝西北风填饱肚子最好,钱六娘也知道钱母是为了她好,所以在外面从来都听话。
“找个好人家嫁了,以后就不用顾忌这么多了。”
钱母花了十几年都没改掉钱六娘的性子,只能对不起未来的亲家了。
“为什么?”
只是嫁人,又不是投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变化?钱六娘很不解,甚至有些恐惧长大,结婚生子似乎是个很遥远的词汇,但很多时候似乎又近在眼前。
“娶都娶了,还能离了咋地?”
她们这种人家够不着富贵的边,家务活大都可以交给仆人去做,所以成婚以后只要不犯什么大错,一般也不会被休弃,顶多就是丈夫不喜找小妾回来,但自己养的女儿自己知道,若是女婿真的那样做了,他们顶多也就剩下一点养孩子的情分了。
真心喜欢钱六娘的人,贪吃根本不算太大的缺点;只是为了利益的丈夫,六娘也不会对他付出真心,到时候关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是了,钱母遇上了不纳妾的钱父,却不敢奢望女儿也会这么好运,毕竟世间男子大多薄情。
“总之你记住了,装模作样两三年,平安生活一辈子。”
钱母最后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她是不打算将女儿嫁去高门大户的,家境跟钱家差不多,小富即安才是最稳定的。
……
“好的。”
小女郎利落的答应了,最近吃得好睡得好,在这边到处端面端菜也回回都要出些汗,运动量够了,营养跟上去了,小孩子几乎是一天一个样,虽然身上还是瘦巴巴的,但脸上却多了些招人的婴儿肥,说话的时候脆生生的童音听的人心里发软。
“豆芽要生的还是熟的?”
面条连着骨头汤倒出来,切成薄片的猪耳朵和卤肉放上去,现在只差豆芽了。
“熟的。”
钱六娘没有多犹豫,豆芽用水烫熟以后是鲜甜的口感,除了数量少了点没别的毛病,也就是这个时候钱六娘才会羡慕那些大户人家,他们可以拿出许多钱帛,把豆芽按篮子买回去慢慢享用,她只能跟屯食的冬鼠一样,一根根数着吃。
发豆芽没什么难度,当年的黄豆泡上一天,把浮到水面的烂黄豆挑掉,然后沥干水分,用干净的湿布把黄豆包好放到不见光的地方,然后早晚浇水,四五天就能吃了。
豆芽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里面就有记载,徐墨阳当时没觉得有多稀奇,只是为了给自己冬天的餐桌上添一道菜,被叶娘子抓着科普了一通才知道这个在唐朝也是个少见的玩意,然后就被当成特色给推了出去,居然也挺受欢迎。
冬日的蔬菜少,大户人家吃一口绿色的菜叶子也不容易,况且有些人家眼光还高,根本看不上便宜的泡菜,这回白白净净又没定价的豆芽倒是入了眼,在第一个殷实人家伸出试探的爪爪后,豆芽每天都能卖出十几篮甚至几十篮子去,连带着还扩展了其他的生意。
面做好了,挑一筷子细细长长,吃一口软软滑滑,美的钱六娘都不愿往下咽。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钱六娘转头发现是有人耍猴戏,索性整个身子转了过来,端着碗边吃边欣赏。
或许是这边收入不高,耍猴戏的老人耍了一场就走了,没一会儿,一个娘子又带着一位郎君走了过来,问清楚耍猴戏的老人往哪边走了以后,便快步追了过去。
第39章菌子怎么卖
徐墨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总觉得今天格外的冷,让他只想缩在被子里变成一滩饼饼,一点都没有对于起床的渴望。
但他还是起来了。
因为秦娘子做了春卷。
不讲武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