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朝中官员非常捧场,而正当大家纷纷准备抄录这首诗,再写个赋啊颂啊深情赏析一下,赞颂当今圣上真是明如尧舜,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盛世气象的时候。
六月初五,急报,黄河决口,泰州及周边七个州郡受灾。
急报是一路快马驰送,直达圣人御案的。
虽然消息还没正式下达,但已水波状悄然在长安传开。
好响的一巴掌,正正好好抽在前几天还在自得“盛世升平”
的皇帝脸上。
皇帝不爽了,就要出气。
他当即下令贬斥会昌侯行事不检,国难当头还耽于游乐。
总之,千错万错肯定不是圣人本人的错,韦秉礼此刻跳得这么高,被揪来当替罪羊正顺手。
不管宫里的淑妃和宫外的会昌侯是如何气歪了鼻子,皇上把前一茬敷衍过去,就急急忙忙开始预备赈灾。
要仔细研究泰州发来的奏折,当地情况究竟如何,缺多少粮,河堤损毁多少,要不要预防灾后疫病。
国库有多少粮可放,该派谁去,谁监督,又要如何防止上下官僚贪墨,都得朝堂核定完了有个章程。
一派忙乱中,还有浑水摸鱼,想上下敷衍的官员,皇帝大怒,揪出来几个狠狠发落了。
长安那几个权贵聚集的坊,就有好几处典卖宅子,将要流放远谪的,为长安此刻的压抑气氛更添一层愁云惨雾。
越国公府私下的议事中,越国公先开口:“圣人气发出来了,总算可以议事了。
泰州如今事务繁多,得一样一样来。”
越国公不是那等不知百姓疾苦的官僚,早几天知道泰州遭灾,就想做些实事。
这好几天都只能暗地准备赈灾,不能露出形迹,他也觉得很是压抑。
张晁道:“得赶紧派人下去赈灾,沿途也得注意流民,已经拖了些时日了,不能再叫百姓受苦了。”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大灾之后必有流民,处理得不好,就是造反。
前朝就是倒在饥荒之后的流民四起中,如今虽没到这个地步,也得防微杜渐。
舒宜进一步延伸:“说不得还有流民要走到长安来,到时候怎么办,也得先有个准备。”
众人皆是神色一凝。
流民在故乡活不下去了,就要背井离乡迁徙,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饭都吃不上的时候,都知道该往富裕的地方逃命。
而天下富庶之地,莫过于都城长安。
时人安土重迁,被逼离故乡,已是极大的不幸,大家都不忍心为难,但当今皇上最重脸面,只怕不能容流民入长安。
届时流民在城外聚集,如何处理都是烫手山芋。
不止于此,舒宜补充道:“如今已是初夏,这一季流民四处漂泊,泰州今岁的税收是完了,粮食怕也收不上来多少。
但流民得有粮食赈济,这粮食总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缺口从哪补?再有,流民本就是青年多,越走远,其间老幼者愈少,这一堆没家没口的青壮年男子扎堆在一起,又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不用再往下延伸,众人都皱眉冥思。
你一句我一句,不外是施粥、舍银钱赈济。
“我有个想法。”
舒宜食指轻点桌案,缓缓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