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之前河辉国那边,一亩地的产量只有一百多斤。
但看宁安州官田的情况,一亩地至少也是二百斤朝上。
可这个产量没有适普性。
他这边可是最好的种子,当地最好的农人,灌溉肥料统统不缺的。
纪元道:“这一季的稻子该种继续种,这些稻种优质,从这次收获的十万斤里,再选出一万到三万,质量肯定比上次要好。”
但要说是杂交二代,那也不对。
毕竟杂交这件事都没能完成。
顶多算育种一代,二代。
纪元刚回来,便扑到农田里,刘同知跟大海过来劝了又劝,让他先回去休息。
“你不休息,柴烽他们也要休息啊。”
这个倒是,纪元不去休息,身边人肯定要跟着。
从正月初到正月底,足足跑了一个月,是该休息的。
这也让纪元冷静下来。
时间是紧张,却也不能催得太过。
种田就是个慢功夫,急是急不来的。
知州府里,纪元干脆去睡觉,休息好了再说!
在纪元休息这几日,程亦珊他们回来了。
程亦珊带着大量资料跟实际案例,带着手下的人一起准备宁安州第一次县试。
别的就罢了,程亦珊做得极好。
唯独出题这方面,还是要请本地知州来定。
纪元既是本地长官,又有连中六元的状元身份,让他出题,再合适不过。
纪元在宁安州县试前夕,写下考题。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出自孟子,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自然规律。
有的相差不多,有的差别极大。
那又怎么样,强行让他们一样,只会天下大乱。
也像现代那句话,不能要求所有的花都在同一时间开放,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顺应自然,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和谐。
这话既是考题,也是纪元平复心情所用。
不要着急,一切都可以慢慢来的。
李白都说过,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他的占城稻,也不过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而已。
慢慢来吧。
宁安州县试期间,整个宁安州的百姓都有点紧张。
以前只听说其他地方科举考试。
轮到自己,那还是头一次。
以前对科举考试有多不在意,如今就有多在意。
甚至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
“咱们知州大人,就是科举出来的。”
“他是科举的第一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