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总之是说,为君之道,应该学之前的国君。
为什么一定要学之前的人?
纪元直接答:“心存乎民与道足以。”
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跟道义,那就够了!
“观夫康功用既,而微懿之美,爱著柔恭。
道之在躬者,不既盛乎?”
①
看着田地道路修缮整齐,以后以此为定例就很好啊。
安抚百姓并不懈怠,这不就是圣道在身上了吗。
后面也讲,既要学文王,也要学先贤,之后又说只要善待百姓,对百姓之心不变,那就可以比肩文王。
如果是“信而好古”
的酸儒看到纪元这篇文章,基本可以直接对骂了。
第三题,也就是《四书》的最后一题,出自《论语》。
题目为:“事君能致。”
此题不在纪元的押题之中,但也是这题让他对头一题有了想翻白眼的冲动。
事君能致,之前也说过,孔子信奉的道理。
大意是,为了侍奉君主,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
纪元通看了所有题目,才对头一题有了无语的情绪。
反正前两题都那么答了,第三题不放飞自己,都亏了。
当然了,直白的骂战肯定不合适。
纪元虽然全家只有自己,但还不想直接投胎。
所以头一句为:“人臣以身而效之君,可以观尽伦也。”
②
就是说,臣子能为皇上去死,是尽了人伦之道。
后世人一讲人伦,以为是亲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君臣,也是人伦之一。
此句是孔子的门徒之一子夏说的。
纪元顺着夸赞子夏,但笔锋再一转,变为:“一身之进退不恤也,而有益于君者,既奉身以赴之焉。”
③
臣子不管自己的升迁,也要关心国家的安危,就算死了也可以。
后面又说,作为臣子跟国君讨论国事,那也是自己的职责,为此死了也无憾。
由原本的忠君,改为了忠国。
有错吗?
自然没错。
不过跟出题者想听的马屁,差了十万八千里。
纪元的四书三题写完,这才感觉到腹中饥饿。
再看桌子前面,中午发的饼子跟肉酱好好地放着。
他从辰时开始写文章。
竟然一直写到下午?
差不多是早上八九点开始写,一直到下午两三点,等四书题目写完了,才停笔?
纪元咬了个饼,没有碰旁边的肉酱,省得吃坏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