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纵观晚唐到北宋这一段历史,各种武将坐大谋逆。
赵匡胤、赵光义都亲自经历过武将篡位,怎么可能不提防武将?】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
长长的一段停下来,他听到的最多就是“部将发动兵变,建立……”
。
这么多武将建国,皇帝这么废物的吗?
刘彻想到了韩信,韩信打仗那么厉害不也是死在高祖高后手上。
再往前的秦国白起,不也是被秦昭襄王逼死。
而且部将篡位多发生在先帝去世、新王当立之时,这一时期的太后呢?
刘彻想到了高后,突然对高后有了好感。
以汉初的开国大臣们,虎视眈眈的藩王们,无论是刘盈还是刘如意继位,可能都斗不过。
但是因为有高后在,大臣们依然只能俯首,让政权过度到了大父手上。
或许高祖选择刘盈也正是因为如此,戚夫人怎么看都不会是一位优秀的太后。
刘彻忍不住想到卫子夫,或许,他不仅要考虑太子的教育,还得考虑一下太后的栽培?.
刘彻都能想到的事,赵匡胤自然也能想到。
“宋氏太过软弱了些。”
若是宋氏如吕后一般强势,哪里还有赵光义什么事?
自己儿子被自己弟弟打压的毫无还手之力,偏偏那时候自己已经去世,赵匡胤能想到的最可靠的保护者,自然是自己妻子宋皇后。
赵匡胤先后有三个皇后: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元配贺氏是河南开封人,为赵匡胤生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即后来的魏王赵德昭和秦、晋二公主。
赵匡胤即位后又续娶了邠州新平人王氏,王氏也成了他第一位正式的皇后,王皇后生三子,夭折未能存活。
王皇后去世后,赵匡胤又迎娶才16岁的宋氏。
宋氏父亲宋偓是后唐庄宗李存瑁的外孙,宋氏母亲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永宁公主,祖母是后唐的义宁公主。
宋家可谓是三朝国戚,出身显赫,入宫后还没生育,成为了还年幼的赵德芳的养母。
想想比自己小25岁的宋皇后,赵匡胤有些无奈。
不能怪她,从天幕透露的时间看,自己去世时,宋氏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哪里是赵光义的对手。
赵匡胤忍不住头大:就算限制了赵光义,万一还有其他武将,或者宗室篡位怎么办?儿子,妻子,哪个才能快速立起来?
想想赵德昭、赵德芳和宋氏,赵匡胤第一次感到后悔。
光顾着打天下,家人仿佛被他遗忘了,反而是见证他陈桥兵变一路追随而来的弟弟赵光义,学到了他的本事。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朝臣反对赵意成立军事学院的理由。
在大臣们看来,晚唐到五代十国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大宋还没统一几年,幽云十六州都没回来,怎么能自找苦吃,就不怕重蹈覆辙?
但是在赵意看来:就是因为幽云十六州还没收回,更需要精兵强将!
你大宋三百年都没收回幽云十六州,被后世人骂做“大怂”
“大送”
,多耻辱啊!
当然,这种有关未来的事不能说,说出了没准被老古板的大臣把她当妖孽给烧死了。
赵意心一横,拿自己举例:“朕高粱河战役惨败,白白牺牲了无数将士,若不是后面的神兵和神器,大宋会死更多人。”
“武状元是有限的,神器早晚有一天被敌人学走,只有人,只有厉害的将士,才是大宋的根基。”
武将们被赵意的话感动地无以复加,文臣们见无法让赵意改变思想,议论之后,提出要建“文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