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02章(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但他也不打算把书院挪到城里,因为这所书院本质还是经济中心的配套建筑,要培养的更多是技术工人,必须下工厂实习。

就是跟着他念书的子弟,也一样要经常到厂区参观实习,见识大工业生产流程,见识现代产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将来成材后才能把工业社会的思想推广出去。

不然就只他跟桓凌两人埋头搞工业,而没有更多人能理解、推行……哪怕他的经济园区发展得再好,也只能作为普通工坊群落宥于一地,过不了几年几十年就消失在历史中。

他默默喝了口茶水,对那些恨不能立刻将儿子托付给他的家长们说:“本官自幼读《世说》,最恨清谈误国之辈,若收弟子,便一定要把他们教导成精通实学之人,甚至实学多于道学。

诸位不妨回去想想,是否愿意让子弟为此耽搁读书考试的工夫。”

愿意啊!

能做宋三元的弟子,哪怕只听他讲如何烧灰烧炭,他们也相信宋大人能烧出天理来!

几位家主立刻叫人把后辈子弟拉上来拜师,以表自家的诚意。

那些后生子弟其实也不都是后生,还有几位比桓凌年纪还大些的,仍是带着满满地求知欲,一点不打折扣地行大礼拜师。

宋时拉都拉不住。

幸好他们读书人只有蒙师、经师、座师三师最要紧,他这种半途指点几年的只算是普通老师,不至于受人一礼就得给他们当老父亲,从学业保驾到官场上。

宋时有点无奈地随他们礼拜,桓凌却悠然站在他身边,微笑着说:“这些学生既然诚心要行拜师礼,你们受了吧,早晚不还是要行礼?我也陪你在此受礼,与你一同下收下这些弟子。”

时官儿这些年与他办公事也是一同办,做试验也是一同做,写文章也是一同写,养儿育女也要一同养……

如今收徒自然也要一同收,哪有单叫这么一群年轻书生拜在时官儿门下的道理?

他拉着宋时同受了这些学生三拜,以老师的身份教训他们:“今日既行了拜师礼,以后便要恪守做学生的规矩,虚心向学、知行合一,践行老师的教导,做个能经世济民的人材。”

众学生和家长虽然原本不是奔着他来的,可拜一个三元老师能赠一个佥都御史,实在是意外之喜,连忙跟他保证,将来宋教什么就学什么,绝不敢有违师命!

桓凌在前头应对家长,宋时却还站在原地,握着手回味了一会儿。

方才桓师兄是隔着衣袖拉着他的手,与他手臂紧紧相贴着站在一起的。

他们俩都穿着正红色的官袍。

他们面前有那么多学生和家长行礼、围观,再远处坐着府里的同事、本府的乡绅大户……

这不就跟办结婚典礼似的么?

之前他们两次办事都只是家里人小范围地办一办,这回的却有同事、朋友、学生,是光明正大地在户外、在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办起这场热闹的典礼。

他越想越心热,握着手走到场边,让乐队改奏更欢快的曲子,命人送上石碑、铲子,备好结着花球的大红彩带。

“天色将热上来了,咱们还是早些奠土,完成剪彩仪式,其余的事回府再说。”

他满面春风地邀请众人走向划定好的园区大门所在。

奠基石碑就计划立在那处,石碑早已备着,立碑处的土地已提前几天叫人刨开浅坑,上头松松地堆了泥土,方便诸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大人、投资商铲土埋碑。

而他自己则从托盘里拿出那个硕大的红花托到桓凌面前,叫他执起另一半花和绸带。

他们两人合托着这朵该别家新郎系在胸前的红花,余下长长的飘带由马同知、苑通判、程经历、朱县令及本县捐款大户一左一右地托着,延伸出十余米远。

充作礼仪先生的衙役们献上小巧的剪刀,众人在司仪引导下同时举剪,剪断了与身边人中间的那断绸带。

唯有他跟桓凌中间那朵花不会剪断,剪彩结束后仍被他们俩托在手中,指尖在硕大的绸花下交叠,身边也不再有多余的人与他们共托这一条绸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抢救大明朝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乱世情歌:农门女将是他唯一的光极品捉妖系统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传奇篮神太古神王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大话之神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七十年代小娇媳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快穿之路人不炮灰九龙吞珠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NBA禁区推土机龙符韶光艳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绝世保安特种岁月神农别闹万界时空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