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295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车头造出来可就是他们俩完全垄断了,这个价格……

如今他们的比目车、三元车都是采用撇脂定价策略,趁着没有竞争对手,能宰一个是一个,一辆自行车敢叫价十几两银子。

那火车造出来的技术含量更高,不翻它十倍利简直枉他读过《微观经济学》嘛。

他将老师的书信折起,往桓凌怀里一倚,闭上眼扎进晋江网,慢慢搜索起可用的文献。

吕阁老代表三位阁老递上的造车折子批复下来时,张阁老也接着了宋时的回复,信中满满洋溢着对朝廷的忠诚关切:

“老师吩咐,学生们岂敢推辞?……我师兄已写信回汉中,招旧日学生来跟着我们两口儿一道钻研。

但老师信中所言及的多人驾三元车恐不可行——其车身单薄,不可多载物,但若使加厚加长,则车身沉重,人力绝难骑行。”

然而杨学士想做的大车亦是朝廷实在需要的东西,不可因其难制而放弃。

他与师兄近日遍观园中各类马车、人力之车,一时虽然造不出木牛流马一样的神器,却得出一点能让马车载物更多、行走更流畅的灵感。

——就是蒸汽火车发明前,曾经时兴过的轨道马车。

一辆有轨马车能载二十位乘客,双马车载的人更多,是工业革命前最佳的交通工具,如今在国外一些旅游城市里依旧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马车中载员的重量再加上双层车体本身的重量,至少有两吨多,若换成车斗载物,则载重还能更多。

蒸汽机、内燃机不是想造就能立刻造出来的,要普及到各地更要花漫长时光,在此之前,有需要的地方也可以先用有轨马车支撑一下。

等将来铁路修到那里,就把原先的铁轨收回来重新炼钢。

他信中写的含糊,张阁老却能读出他言外分明肯定能造出大车的意思,拿着信回去便那两位学士商议:“若是这两个孩子有所做为,咱们何不先遣几个人去看看?”

就像当初遣官员去汉中学种嘉禾、兴工业一般,学不来造车不是还能学炼钢?都学不来不是还能学些天理化学,将来做个明天理、通实务的贤臣?

这是有先例可循的事,张阁老便如法上本,天子看了,也照旧批了个“可”

只是圣心却不像张阁老那么慈爱,在这个“可”

字背后,还批了一笔:“待学有所成,献物还京。”

哪个无所事事,辜负君恩的,就在渤海边上造三元车去,不必回来了。

宫中与朝廷都以为他们要像当初去陕西的那批天使一般,过个数月一年学成回京。

却不料这些学生离京后不久,桓凌便上书朝廷,请求修一条铁路到京城,让朝廷诸公亲见、亲自试用他们所制的轨道马车。

圣上既惊且喜,许他修路,只不许侵占官道。

桓凌与宋时上本谢恩,从此便带人尽力铺设铁路,日复一日,再没甚新鲜消息,宫中外朝也渐渐不再紧盯此事。

孰料短短两三月后,小年尚未过,渤海经济园便修通了一条铺有铁轨的平坦小路直达京师城外。

那一天铃声阵阵,马蹄哒哒,一辆上下两层,长可容七八个座位,左右两排座椅间沿有行人走路空隙的大车沿着铁轨直抵城外。

车后更跟着几辆不带顶棚,车厢高可一人许的运货车,里头载满了比目车、三元车、小三元车……还有渤海打上来的,带着碎冰的新鲜带鱼、黄鱼、对虾等海中珍味。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穿到古代当名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绝世保安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万界时空穿越者枭门邪妻是他唯一的光快穿之路人不炮灰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传奇篮神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赤骨天梯抢救大明朝太古神王神农别闹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大国工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极品捉妖系统九龙吞珠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大话之神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明婚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