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286章 看下作话(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宋时潜心钻研理学多年,行事自然也契合天道,既已功成名就,必然要急流勇退。

曾学士是宋时的副座师,师徒之间意气相投,肯定没人比他更懂得宋时辞官的真正理由。

众人恍然大悟,深深感叹:“听曾学士一语,我等才看透宋三元淡泊名利的本心。”

朝廷有难时不辞辛苦劳,匡世济时;天下太平后便挂冠归隐,不恋权位。

这不就是读书人理想中名士、君子的模样么!

众人只恨自己做不出他这样足以流芳青史的实绩,没机会品尝这等泛舟五湖上,披发学陶朱的滋味。

也没人再遗憾他不能辅佐两朝英主,做一代名臣。

只在心里还留着几分淡淡遗憾:遗憾他在这前程无量的年纪辞官,未知十年二十年后又能做出什么惊人的功业;更遗憾他们自己没机会亲见宋三元做实务的才能。

好在宋家就住在京城,他辞官之后也得在京服事父母。

他老父还办了个女学院,说不得做儿子的辞官之后也要去那里教教书,平日再写些探究天理的文章,再兴些与“气”

“电”

等天道运转之理有关的工业呢?

虽然朝廷从此便少了一位能臣,但今世必定又要多一位理学大师。

他们无事时还能与宋三元论文谈理,也不失为一段士林佳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翰林转憾为喜,大伙儿各掏了些银子,打算凑办一桌酒席给宋时饯别,以尽同院为官的之心意。

而他们这里一片脉脉温情,都察院却为一道批复相同的圣旨掀起了腥风血雨——

桓凌上本自劾,自陈妹妹已封太子妃,他身份变化,恐怕将来会以皇室姻亲身份自矜,不能恪尽人臣本份,故此自请去职。

他父母早亡,祖父膝下又有伯父与两位堂兄弟照顾,不能像宋时那样以孝道为名请辞。

故而他索性以自己辞官这件事为兵刃,像当初请命去巡察边关军备一般,一把冷刀插向许多正借皇亲之名,享外戚之势的权臣。

昔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今便有桓凌讽郑皇纳谏。

他在奏章中直陈,自从随太子还朝以来,这些日子都不曾做什么纲纪朝臣、规劝陛下的本业。

然而只因他做了太子姻亲,今日他所得的官爵赏赐都远高于应酬之功,更因此有许多朝中勋贵、外戚、官员主动结交于他。

他还仅是太子妃之兄,就受了这般礼遇。

而今不只太子有妃妾,六宫中更有皇后与众多妃嫔,这些出了后妃的人家又是如何?还众多皇亲、公主所结姻亲……

若不多加约束,使皇亲国戚都如他这般无功而受升赏,岂非将有“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之危?

长此以往,哪得复见今日朝堂中这等满目琳琅珠玉,内外之职皆选任得人的气象!

桓凌上的虽然是辞官的折子,但一日没真正离职,他就还是宪臣,有肃清朝廷风气,规劝圣上亲贤臣,远外戚的职责。

这道奏本递上去,就给他换来了带俸闲住的待遇,更换来了都察院乃至整个朝堂上疾风骤雨般的争议。

若是别人上这道本章,那些皇亲国戚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至多到圣上面前哭两声也就够解决此事了。

可桓凌不同,谁也不敢在他奏章之前掉以轻心——

当年他才从福建还朝不久,便凭一封奏疏弹劾下了一位兵部尚书与其麾下得力将领。

后来他在西北随着当今太子镇定九边,监察军务的时候,也颇把二皇子的亲戚弹倒过几位。

再到后来他已不满足于朝中对手,而是亲自跨马出边,带着宋三元亲手给他造的神器、缝的迷彩衣,连降十几个草原部落,那得是何等惊人的口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极品捉妖系统重生之都市邪仙NBA禁区推土机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是他唯一的光赤骨天梯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太古神王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快穿之路人不炮灰凌天至尊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特种岁月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西游记:四川话版乱世情歌:农门女将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龙符万界时空穿越者抢救大明朝绝世保安我和大圣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