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臣~~王仲瞿,参见殿下!”
34岁的王昙走进屋内,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激动,向赵新行唱名行礼。
当黄承吉上午找到王昙和赵挺俊,告诉他们两人即将进入秘书处做事,并且下午还要面见赵新的时候,两人都懵了。
无他,消息太突然,毫无心理准备。
别看王昙平日里总是一副桀骜不驯、视功名富贵如浮云的模样,其实都是假象,实际上他比谁都需要功名官位来证明自己。
要不他大老远坐船来北海镇干嘛来了,当个小地主,在自家小楼里上蹿下跳岂不是更自在?
虽说赵新现在还没有登基称帝,可早有人将北海镇的各个部门和明清朝廷的机构做了对比。
在他们看来,北海军参谋部是执掌天下兵马大权的枢密院或者大都督府;民政委员会是宰相牵头的内阁;而像军工、冶金、电力、化工、贸易、交通、医疗、教育等等部门,其实就是细化的六部。
至于赵新的“秘书处”
则是类似康熙时代的南书房,备顾问、论经史、谈诗文、代拟诏令公文,总之都是文墨之事,与笔砚为伍。
别看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机构,拢共也就三四个人,可在旧式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
当年明成祖朱棣创立内阁,以解缙为首的七个秘书官位都不高,充其量就是个五品翰林;可等到了明仁宗的时候,身居内阁的杨士奇、杨荣都当上了尚书。
再有就是康熙时代的南书房,最初只是皇帝的个人书房。
从康熙十六年十月起,陆续有大批儒臣和布衣进入其中供职。
早期的著名人物包括了张英(张廷玉的父亲)、高士奇、王士稹、陈廷敬、戴梓、朱彝尊、方苞等等,无不是才学出众,精通书法和诗词之人。
从王昙一进门,赵新便认真打量他。
跟之前清秀文弱的赵挺俊不同,34岁的王昙属于典型的“南人北相”
,他身材中等,看上去精悍健壮。
瘦长脸,眼睛狭长,眼角上翘,上唇留着两撇八字胡,下巴上留着山羊胡,修剪的十分齐整,再配合身上簇新的官服和乌纱帽,显得极为稳重儒雅。
第一届科举士子里名气最大的就属他和孙原湘,培训期间两人的成绩也是不相上下。
要知道袁枚的这两个弟子再加上正在给人当幕僚的舒位,在后世被誉为清代诗坛的“后三家”
,妥妥的文学大师级人物。
有意思的是,另一时空历史上的舒位在嘉庆年间仿照《东林点将录》,写了本《乾嘉诗坛点将录》。
该书以水浒一百零八将相配,罗列了清代诗坛诸多人物。
其中袁枚被排在了第二位,及时雨袁简斋是也;赵翼名列第十,霹雳火赵瓯北是也;孙原湘则是第17位,病尉迟孙子潇;而王昙被排在了27位,黑旋风王仲瞿是也。
当然了,身为浙江人的王昙长的并不是太黑;舒位之所以用李逵比拟,是说此人的性格在乾嘉年间的一众诗人里最猛,近乎鲁莽,这从他在考场耍“掌心雷”
就可窥一斑。
身为王昙的终生好友,舒位在《点将录》里还记述了一桩奇闻,在“一百零八将”
中可谓绝无仅有。
话说王昙57岁时,某天突然无疾而终,结果家中子嗣都忙着争夺遗产,任凭遗体躺在床上也没人操办入敛。
这帮人越吵越厉害,最后抄家伙大打出手。
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已经咽气的王昙居然跟里的王重阳一样诈尸,从床上缓缓坐起,对着一屋子被吓得屁滚尿流的后辈呵斥道:“你们这帮不肖子竟然如此嗜财,还同室操戈!
须知家人的亲情友爱才是最大的财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