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苏信白经不住秋华年调侃,每次收到信就匆匆溜走,一个人看完了再回来。
秋华年调戏不了大猫猫,于是带着一股酸腔去找小杜大人的“麻烦”
,不管两人天天腻在一起的事实,指责小杜大人不给自己写情书。
最后杜云瑟专门抽出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陪着秋华年去城郊游湖赏景过二人世界,又写了几首诗赋,才把自家爱人哄满意了。
就这样时间进入七月末尾,天气隐约有转凉的趋势时,祝经诚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准备返程了。
他送回来的信中提到,这次他还带了两个想拜见“喜欢海外事物”
的齐黍县主的外国商人,一个来自佛郎机,一个来自马六甲。
第211章佛朗机商人
祝经诚在信里简要地说明了两个商人的情况,让秋华年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更具体的细节要等见面后才知道。
在祝经诚给外国商人讲述的故事中,秋华年是一位年轻、富有、喜欢新鲜事物、不在乎金钱的地位很高的裕朝贵族,简称“冤大头”
。
所以这两个商人,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从祝经诚这里得到前往天津觐见县主的机会,做着从县主手里大赚一笔的美梦。
不过等他们到了天津,见到秋华年后,到底是谁更赚就说不好了。
祝经诚没有买到番茄的种子,秋华年的信送过去时,把番茄当作新奇礼物的洋商已经离开了裕朝。
不幸中的万幸,从那两颗蔫番茄里挖出的种子顽强地发芽了,一共冒出了十几株幼苗。
秋华年亲自在院子里划了一小块地,上面搭了遮风挡雨的小棚子,把幼苗们小心翼翼地移栽过去,期待冬日之前有所收获。
当幼苗长到两寸高时,祝经诚带着两个外邦商人回到了天津。
天津府城有官方驿馆,两个外商都被安排住在那里,秋华年没有立即见他们,先让人盯着驿馆,暗中观察他们的性格与底细。
来自佛郎机的商人是典型的欧洲人长相,皮肤苍白,泛着不健康的红丝,头发是暗红色的,膀大腰圆,体毛非常旺盛。
驿馆小吏给秋华年汇报时神情很崩溃,说这洋人身上有好大一股骚臭味,驿馆给他准备了加了香草的水与去污效果最强的澡豆,每天洗一次依旧去不掉味道。
不过据他自己说,等真正觐见县主殿下的那天,他有办法把自己变得香喷喷的。
秋华年听到小吏的转述,着实是囧了一下,给小吏赏了十两银子作为精神损失费,让他回去和同僚们分一分。
因为人种不同,很多欧洲人确实会比亚洲人体味重,这个商人大概是其中的“佼佼者”
。
这是正常的生理差异,秋华年不会因此有什么偏见,但他还是决定见对方时选一个通风透气的地方,这样对大家都好。
另一位来自马六甲的商人长相更接近裕朝人,只不过更黑更瘦,有些尖嘴猴腮,他自称自己的先祖是几百年前从华夏大地逃亡到马六甲的汉人,真假无从考证,但他的汉语确实说得比佛郎机商人好得多。
福州一带常年开设对外港口,有专门学习外商语言的官吏,为了筹办天津港,朝廷调了一批相关人才过来,不需要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
和从福州来的官吏们交流后,秋华年大致确定了这个时空的佛郎机和马六甲在现代是什么国家。
如果他的推断没错,佛郎机应该就是靠远洋贸易发家的欧洲初代日不落帝国西班牙,马六甲则是位处南洋航行咽喉位置的马来西亚。
因为秋华年对两个商人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他们又不能随意出驿馆闲逛,所以两个人只能把精力放在讨县主欢心上,互相较着劲,每天变着方儿地给县主献上自己的“心意”
。
秋华年收到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有些实在让人哭笑不得,他把这些东西归类整理了一下,拉着回后宅午休的小杜大人一起看。
杜云瑟的目光从桌案上的鲜花和散发着奇怪香味的卡片上扫过,挑了下眉。
他拿起一张字体花里胡哨的卡片,看了一遍后直接抬手把它撕了。
这张卡片是今天刚送来的,秋华年还没来得及找官吏翻译,不清楚写了什么东西。
秋华年半是好奇半是好笑,“云瑟,你认识这上面的字?”
作为一个现代高才生,秋华年的英语水平自然是没的说,为了留学还学过德语,不过最后没去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