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静海镇在最近一段时间,收拢了不少契丹人,勉强凑够了泉字营的五千人手。
杨鹏由从流民和草莽中间抽调出了五千人,组成了一个五千人营。
取名田字营。
这五千人,目前都被分散了下去,正在大沟城的附近组织自己的家庭。
他们的训练任务,也随之派发到了各自的村庄。
军中的大小事宜,都得请示杨鹏。
因此,堆积了不少政务。
此外大沟城内、军营中、城外的田庄的大大小小的事宜,也要杨鹏亲自决断。
从而,政务就更多了。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
尽快制定出一套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杨鹏一边整理政务,一边在思索,什么样的法律法规更适合大沟城。
正当他陷入到沉思的时候。
韩金信匆匆进入到了厅堂,把一份密报递到了他案头上。
“城主,出事了。”
韩金信的表情很凝重,声音也很沉重。
杨鹏一愣,抬起头问道:“出何事了?”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大概意思,从前赵光义此人不通兵法,根本不是契丹的对手。
征讨契丹,屡战屡败,契丹一套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屡试不爽。
偏偏,他完全没有警醒的意思。
自赵光义后,宋朝对外,几乎一直都被压着打,这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文人误国,也有说皇帝羸弱的。
然而,杨鹏却觉得,其根本在赵光义身上。
宋代后周而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
而常年纷乱,导致了大量人口死在了战乱中。
赵匡胤立国以后,又南征北战,打了许久,勉强平定了四方。
这也导致了宋朝内部国库空虚,民间赤贫。
赵光义上位后,却没有立马修养生熄的想法。
他比赵匡胤疯狂,直接挥兵数十万,压向了辽国。
数十万大军,加上征调的百万民夫。
一日间,人吃马嚼所耗费的粮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而赵光义带着大军,在边境上,和辽人打了足足一年。
这是怎么撑下来的?国库空虚,唯有抽民血。
打了败仗回朝以后,缓了一些日子,等百姓们刚缓过神。
他又开始征辽国了。
他在位二十一年,三次大规模征辽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