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14章 两大帝国必有一战(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五年后。

大明,洪武二十二年春。

北京城皇宫内。

“拜见太皇陛下。”

已经投降大明的北元长公主,北元鲁国长公主,率领一群投降过来的北元旧臣,拜见北巡的大明太上皇朱元璋陛下。

朱元璋虽显得有些老迈,但精神依旧矍铄,随和地与这些北元臣子交谈。

朱棣,李善长,冯胜,徐辉祖等人,悉数伺候在侧。

洪武二十年,大明发生了一件大事,洪武天子朱元璋,以太子朱标仁德恭谦,禅位于他,自为太上皇,在南京筹备两年后,督镇北京,迁徙天下十万富户来北京,扩建北京城池,修建各处卫所,并且在北京万寿山为皇上朱标督造陵墓,后世称为北陵。

皇上朱标,感激涕零,宣布大明年号,永为洪武,世代不迭。

并且晓谕周边番贡国。

因他仁义,民间多称他为仁皇帝。

而大明也在洪武二十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保民生,全国土改分田达到两千多万顷,全国有地三百亩以上的地主,不过一万余户。

基本上做到了,良家子家家户户有其田。

如今,太上皇朱元璋,携太子朱雄英一道,自南京来北京已经住了一段时间,即将西巡西京长安,视察甘肃卫所,并且下成都会见诸吐蕃佛头,还要去昆明,见见因为马皇后病逝导致心情抑郁,身患重病的大明黔国公沐英。

如今的大明,国富而民足。

木薯被大量种植在南方,北方的卫所官兵们,人人都可以吃到从南方送来的木薯干,北方钦察斯拉夫人种的黑麦,他们自己跟着高丽老农学种的耐寒稻谷,还有山西陕西的糜子,高粱米,甚至还有大明的西宁卫从青湟采购而来的青稞麦。

一种名为“落花生”

,在两广地区被称作“番豆”

的豆子也广泛培植,此物本就是西南原产,但传到东南亚后,又被广东人带去种植,多产又有油,十分适合辽东卫所种。

想要吃青菜,有诸葛菜,萝卜,大白菜,胡萝卜,还有苜蓿草,各种泡菜,以及被广东人成为鹅仔菜的生菜。

此菜夏日多多种植,用烘焙法制成菜干叶子,冬日里煮在糜子面高粱面或者青稞面里,十分香甜。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明皇家银行愈加坚挺了,大明银元,值钱。

他们穿着暖和的棉衣,棉鞋,烧着山西的煤,甘肃和陕西的火油,冬日里不缺燃料,也能烧热茶汤来饮用,少了许多病症。

因为朱雄英曾经亲自去甘肃巡边,带去了养生八宝茶的方法。

甘肃等地的卫所官兵,渐渐流行起一种早上喝罐罐茶的习俗,有条件的加入红枣枸杞,烤点炊饼吃,端是享受。

他们,再也不用吃替代茶叶的薄荷叶,藿香叶,还有那难闻的鱼腥草干。

讲武堂毕业的将官子,又给各地官兵卫所带来了很多新奇的武器,更加便捷的燧发后膛枪,用火折子点火扔出去就可以触发的手雷,用陶瓷烧制外壳,还有一种箭矢,被称为火箭,长足有三尺多,一箭射出去,足以将一匹奔马炸成肉渣。

这种箭矢,比起火枪还快,将士们都很喜欢,因为燧发后膛枪,还得装填子弹。

如果大量准备这种火箭,射的快,比开枪开准,杀伤力也大。

更厉害的是,这种箭矢也能射有毒的毒箭,据太子殿下朱雄英所说,灵感来自于什么李如松碧蹄馆之战,可是李如松是谁?碧蹄馆不是高丽的地方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极品捉妖系统重生之都市邪仙NBA禁区推土机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是他唯一的光赤骨天梯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太古神王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快穿之路人不炮灰凌天至尊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特种岁月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西游记:四川话版乱世情歌:农门女将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龙符万界时空穿越者抢救大明朝绝世保安我和大圣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