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靠着良怀给的身份和路引,沈黎与金桂顺利地进入了汀渚。
汀渚水量富足,但却不受澜河制约,它本身就雨气充沛、雨水充足,以水泽居多,适宜种水稻,但和良怀沿河边的稻田不同的是,汀渚的稻田与水泽混杂一起,以块状分布居多。
但和沈黎想象中不同的是,一路走来,那些本该隐藏在田间的各种水泽大部分干涸,露出了底层湿润的泥土,而那些稻田——农夫们发愁地看着那些田地,一桶一桶不知道从哪里辛苦背来的水在往里面续,来保证那些幼苗能喝到足够的水。
是因为之前风禹断流的影响吗?
不,沈黎又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他犹记之前所学的汀渚风貌,这里的水泽形成主要靠的自身气候降水,难道……
“去年就没下几场雨,今年开春的春雨就稀稀拉拉几滴,这以后还怎么种水稻……”
“近几年天时混乱,听说天机阁只顾着玉华,铆足了劲要把那北边的玉华变得水土丰饶。”
“疯了吧,北边本就以多旱为主,天机阁就算把南边的雨水引到北边,难不成要让北边改种水稻?”
“我倒是听说,因为玉华君主嫌草不肥。”
“草?”
“马草,玉华越澧一山之隔,越澧有越山挡风,又有南边湿润聚集水汽,马草长得好,玉华君主就……”
“嘶,那玉华这是要养战马啊?难道是想和越澧……?”
沈黎听后攥紧了手,十二年前那些窥见未来的吉光片羽再次出现在眼前。
金桂小声地唤了句:“沈大人?”
沈黎收回心思:“打听好了?”
“嗯,”
金桂指了个方向,“这个镇子在当年那场瘟疫死了许多人,现在这些都是这二十年新搬来的,只有那边的一个老人是一直住本地的,还记得二十年前的事,这个人也是之前宋老让我们来找的。”
“那先去看看吧,”
沈黎颔首,“去之前,买点东西。”
毕竟没有空手上门的道理。
这个镇子不大,但能种稻的土地不少,也多为当年温家所属,温家满门覆灭后,当地官府便将地收回,以此来招揽新的入住者。
留下的这个老者是当年温家的一个学徒,瘟疫那段时间正好家里有事,由此逃过一劫,后来回到这里,给温家的人办了后事,从官府手里得了温家的一块地,便充当起了守墓人的角色,在这里住了下来,逢年过节的给温家人烧烧纸,就这么在这里过了一辈子。
老人姓郭,无儿无女,因为有着温家的背景,镇子上的人都尊称他一声“郭老”
。
郭老接过宋老的信,还没拆开,看到沈黎那眼泪便流了下来。
沈黎又是好一顿安抚,等安抚完了,又从郭老的口中听了一遍有关温家的故事。
在宋老眼里,温家是从不藏私、倾囊相授的师家,在郭老眼里,温家上下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善人”
。
温家家风善良,从上到下都乐善好施,当年收了不少走投无路之人,教他们种水稻的方法,给了他们活路。
但正因为这样,相比于汀渚的其他世家,温家没什么不传外人的“绝活”
,很多人都是抱着学点东西就自立门户的心思,而温家的种植方法和选种育种技术被散得到处都是,甚至汀渚不少种水稻入门的基础书籍都是照着温家传出去的方法抄来的。
这就注定了温家的稻子在市面上没什么优势和竞争力,赚不到什么大钱。
但温家也不在意,他们种稻子本就是自给自足,就这么不温不火地偏安一隅没什么不好。
“可是,好人没好报啊,”
郭老的眼睛通红,“老头子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年春末夏初,少夫人已经怀胎六个月了,大夫才诊出来少夫人怀的是双胎,镇子上的稳婆大夫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老爷便急急忙忙让我去镇子外去寻找这方面的名医,把大夫请来作准备。”
郭老找了两个月,好不容易找到了有接生双胎经验的、并且愿意跟他长途跋涉来这个镇子的大夫和稳婆,可却被告知镇子里有瘟疫,全镇封锁都不让出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