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1331章回大兴
一战封侯以后,王言就没什么事做了。
突厥被打老实了,榷场很好。
突厥交易到了需要的东西,大隋这边也赚到了钱,一举多得。
所以王言这个新上任的太原骠骑将军,就有些闲着了。
但是这边的府兵,因为是边疆的关系,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常备兵力。
于是王言没什么事情,就带着这群府兵训练,从中现有才能的人进行提拔,大肆的培植自己在军中的班底。
杨广都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了,他可没什么顾忌。
以跟着他打仗的老兵为骨干,以新掘的有才能的人为枝叶,在太原府兵中进行扩散,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他频繁的进行人事调整,不说完全掌控太原府兵,至少也是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当然也不能光靠着军官架构来引领,底层的大头兵不认将领,可以统领一时,想要长久威压却是不可能的,必要建立起稳固的同袍情谊才行。
出于这个目的,也是出于保境安民的职责所系,在训练之余,王言领兵出征,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干,用半年的时间辗转各地,扫平了并州的所有山匪。
杨坚几乎是和平的拿了天下,没有天下离乱纷争,整体属于将蛋糕做大的治世。
开皇之治是有历史肯定的,杨坚励精图治,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中国又归一统,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减税、减役,与民休息。
总体来说,人民还能活。
但是有的强人就不愿那么对付活,就喜欢杀人越货。
只不过事情的展往往注定了,开始时候的强人,渐渐就成了大户之家的狗。
所谓请客、斩,收下当狗是也。
除了少数的山匪团伙,多数的大大小小的团伙,都多多少少的与并州这边的大户有几分关系。
王言在剿匪的时候,甚至查到了边军、大户跟突厥那边贩卖违禁品的事。
不过这些事王言没有声张,只是跟杨广说了一下,让杨广有点儿数。
其实给突厥卖东西,并不算什么大事儿。
毕竟隋末争天下的时候,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等,全都对突厥称臣。
如此比较看来,现在给突厥卖点儿东西,还能从突厥手里赚不少的牛羊马,总不至于许诺了什么割地、共治之类的条件……
王言在边军中的声望如日中天,他一战封侯的故事,是边军永远的信仰。
再加上王言与他们一般出身,以及跟着王言打过仗的那些军士的传播,王言在太原是很有声威的。
所以哪怕利益被损,边军将领也没放一个屁出来,他们放屁没有丝毫作用。
至于并州大族就更别说了,杨广给王言站台,还掌握了他们里通外敌的证据,王言有兵权,还能打,真惹急了直接屠了他们,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所以大家都很老实,一团和气。
甚至于,杨广还更掌控了并州,广收民心。
当然这里的民心,是指大户的民。
不过杨广也不是白给的,还是开了一些工程的,比如修修路什么的。
当然都是动了傜役的,只不过条件相对来说要好上一些,人民肯定不轻松,但远没有到累死的程度。
这当然是王言说的,要收获广大赤民、黔的民心,才能做千古一帝。
事实上王言一直在影响杨广,虽然杨广志大才疏、急功近利,但也不是纯傻子,很多事情只要缓一缓,用时间换空间,还是有缓和余地的。
不至于矛盾闹的那么激烈,以致于弹压不住,天下皆反。
杨广就是急,上马大工程,还要打大仗,民力耗费太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