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因此他工作起来也格外积极。
那日从武松处听得潘六娘提议“修宪法”
,他虽然没听过“立宪”
这个名词,但略略一思考,也马上明白了这个概念,当即醍醐灌顶,眼前出现一片新天地。
虚君共和,限制君权,同时写就一部凌驾于君权之上的“法典”
,便如四书五经一般,不管皇位归谁,我自流芳百世!
读书人清高,多有瞧不起当权肉食者的,你若让他选择,是荣华富贵一生,死后尽归尘土;还是安贫乐道,大笔如椽,把思想写在纸上流传后世——真有文人风骨的,多半会选后者。
萧秀才当即兴奋得睡不着觉。
翌日,把吴用、朱武、裴宣、吕师囊、一干朝廷大员,还有“聚义司”
统战部的兄弟们请到一起,大伙一拍即合,开始张罗起了宪法的起草。
当然“宪法”
这个名字是用不上的。
几个老夫子捋着胡须说:“这是效仿汉高祖‘约法三章’,应当叫‘约法’。”
潘小园心中迅速闪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名称,对这种跨越古今的智慧五体投地。
当然也少不得参考她的意见:“娘子,这个……‘约法’,和现有的不少律法都冲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冲突的部分以‘约法’为准,以后再慢慢修补。”
赵明诚也在“约法起草团队”
里,此时微笑补充一句:“但不用规定得太细致,制定基本原则即可。
具体实施下去,还需参照各级法案,以及地方官员的酌情衡量。
况且言多必失,咱们做的是前无古人之事,当以谨慎为妙,以免落人口实。”
潘小园对此人刮目相看。
还以为他只是个考古宅男呢。
把他请进团队,也只是为了文字方面的精益求精,没指望他能做贡献。
谁知赵明诚下一句话又透了底:“是贱内听闻御史台要修新法纲,她多有关注,连夜遍阅典籍,涂鸦些许议论,非要下官呈上娘子……”
说着袖子里掏出薄薄一本,李清照的娟秀字迹,整整齐齐一行行,都是对“新法”
的意见建议。
潘小园略略一翻,又惊又喜:“哇。”
太上皇昏庸多年,上至朝廷大员,下至平头百姓,私下里都积攒了一肚子意见牢骚,看来李清照也不例外。
赵明诚颇为不好意思:“贱内也知身为女流,本不该参与政事。
但潘氏娘子都已经……那个、担起重任……她便也就……那个……”
吞吞吐吐的难为情,但意思很明显了。
修宪负责人之一潘六娘都是女流,又跟自己两口子关系好,怎么也得通融通融吧?
潘小园眉开眼笑:“当然没问题!
几位先生,烦你们先看看。”
在场众人除了她认识的梁山文化人,还有明教代表方金芝——并非热衷国事,只是过来监督提醒,防止有人暗中做手脚,让新法对明教不利——再就是国子太学正赵明诚、尚书右丞李纲、开封士曹赵鼎、太常簿张浚等等;有些名字她依稀耳熟,几乎可以肯定是平行历史中的南宋中兴之臣;还有些管弹劾进谏的御史台诸官、管修法立法的修敕局诸官,人数太多,也就没有一一向她介绍姓名。
这些人老少不一,口音各异,对她和方金芝两个女流之辈出现在会议现场,有的只是稍稍表示惊讶,有的却立刻有拂袖而走的架势。
奈何门口守着梁山的亲兵,手拂刀鞘,目不斜视:“官人们请入座。”
大伙只能愁眉苦脸的回来。
“共商国是”
还得被人拿刀指着,屈辱到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