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武松立刻提议:“击掌为誓,谁都不许反悔。”
这是江湖上的通用做法。
然而潘小园却还不满足,严肃捧出一方白绸手帕,上面寥寥几个字,正是方才商定好的“清君侧靖国难”
。
再笑着打开一盒胭脂:“空口无凭。”
几个男人互相看一眼。
她倒是多心。
不过眼下大家所做之事远远超越了江湖范畴,不得不增加一些世俗的考量。
于是三个手印按下去。
潘小园找来小剪刀,帕子剪成三块,每块上都带着三人的一部分手印,交予三人分别收着。
用最原始的法子杜绝“抵赖”
的可能性。
接下来还得商量些细节。
比如首先,要将这个妥协的结果传达至各军去,让他们领会精神,贯彻实施。
其实但凡有些见识的联军高层,对于“清君侧”
的说法不难接受,也知道若是直接造反,很难得到各界支持;而最难说服的是基层士兵--不少人都是底层出身,头脑简单,除了“造反”
和“做顺民”
,看不到中间那大片灰色地带的存在。
如果猛然听到什么“靖国难”
,不免火冒三丈:说好的造反,说好的杀皇帝,说好的翻身做主,那边一不做二不休,怎能突然又“绥靖”
了?
若是政府招募的正规军队,讲究的是对长官无条件的服从,闷头作战便是唯一职责。
但土匪窝里这一帮桀骜不驯的大哥,字典里从来没有“服从”
二字,“军法”
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个参考规章,必要时可以适当违反一下,大不了挨棍子;真到要紧时刻,只能靠“义气”
、“良心”
来把大家团结到一起。
不把他们说得心服口服,没人会平白给组织卖命。
方貌提议:“派几个口齿伶俐之人负责。
把事情解释清楚。
大伙有什么问题时,游说解答。”
至于什么曹操和汉献帝的比喻,更是要翻译成目不识丁大老粗们能听懂的话。
武松表示同意,命令岳飞:“你手底下的人,你自己负责游说。”
又说:“我们梁山也应该派人。
组成一个……嗯,小组……专门……”
潘小园轻声自言自语:“宣传。
成立宣传部,负责……嗯,编歌谣、造口令,传达抗战革命方针。”
武松:“你说什么?”
她笑笑:“没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