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一步步将王安石从孔庙中请了出来,一步步开始正视变法的危害。
而到了理宗时代,则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真正给王安石平反,则要到了清末。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了给变法张目,开始重新拔高王安石。
第三十四章年关上
无论朱重九本人对北伐的成功存在多少疑虑,淮安军在天气转暖之后向大都方面用兵,都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访问:。
占据了最方便运送人马和辎重的大运河南半段,目前控制地域又与‘蒙’元中书行省紧紧相连,如果放着妥欢帖木儿父子送上‘门’来的机会都不把握的话,淮安军这些年来所倡导的“驱逐鞑虏”
便成了一句空谈。
非但在与腐儒争夺话语权方面会遭受全面溃败,全军将士,特别是那些从徐州开始就追随在朱重九身后的中下级军官,也会在一瞬间‘迷’失人生方向。
此外,‘蒙’元那边,也不会永远地‘乱’下去。
据军情处安‘插’在大都及阳曲的细作发回来的密报,就在淮安军的主力结束对泉州的讨伐,开始梯次北返的同时,‘蒙’元那边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相继站了出来,劝谏妥欢帖木儿父子放弃自相残杀,共同捍卫祖宗基业。
他们的努力颇见成效,首先打动了爱猷识理答腊所依仗的铁杆支持者,平章政事察罕帖木儿,让其主动将一支兵马撤到了飞虎岭以西,暂时放弃了对大都路的威胁。
而妥欢帖木儿所新封的枢密院同知李思齐,也不想将老本儿跟察罕帖木儿拼光,主动自紫荆关上书给妥欢帖木儿,劝其放弃对奇皇后和太子两个人的追究,父子夫妻重归于好。
(注1)
那妥欢帖木儿原本就打算在自己死后,将皇位传给太子。
心中亦放不下与奇皇后多年的患难夫妻之情。
先前所做出的大部分反应,不过是被迫自保而已。
此刻接到了李思齐的奏折,顿时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台阶下,满腔杀气就迅速化成了绕指柔情。
略作斟酌之后,干脆下了一道明诏给爱猷识理答腊,宣布父子之间先前种种,不过是‘奸’臣挑拨之下发生的误会。
只要太子肯护送奇皇后返回大都,则父子之间可以尽释前嫌。
并且愿意仿照唐高祖与秦王李世民的旧例,由太子奉旨监国,而自己避居宫内,从此颐养天年。
这一步,退得的确足够大,让太子爱猷识理答腊无法不动心。
然而他麾下的另外一心腹重臣搠思监却坚持认为,妥欢帖木儿此举,不过是一个惯用伎俩。
当年他对付伯颜、脱脱等人之时,也都是给与了足够的好处,令对方麻痹大意。
然后再突然出手致人于死地。
如今同样的招数用于自家亲生儿子头上,他最后也绝对不会手软。
否则,就不会预先设定前提,要求爱猷识理答腊护送奇皇后返回大都,而不是现在就‘交’出所有权力了。
一旦爱猷识理答腊母子上当,进入了当朝禁军和李思齐的势力范围,结果必将是四下里伏兵齐出,转眼被擒获为阶下囚的悲惨结局。
爱猷识理答腊不敢相信自家平素昏庸糊涂的父亲竟然有如此狡诈的一面,只好去向他的母亲奇皇后问计。
而奇皇后到了此刻,已经彻底‘乱’了方寸。
抹着眼睛‘抽’泣的半响,才哀怨地回应,“俗话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更何况,是咱们母子对不起你父皇在先。
无论他做什么,都有足够的理由。
具体做到哪一步,为娘的怎么可能猜测得到?!”
爱猷识理答腊闻听,心中的兴奋立刻就冷了下去。
越是琢磨,越觉得自家父亲实在退让得过于容易。
反复思量之后,干脆打着为父亲牵制阿鲁辉帖木儿的旗号,彻底留在了冀宁路,并且以监国太子的名义,向云中、大同一带派遣官员和军队,摆出准备长期割据太行山以西,跟他父亲分庭抗礼的姿态。
如此一来,父子之间在短时间内和好如初,显眼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但双方之间的内战,却在一群有心人的奔走下,迅速宣告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