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们这次之所以看上《活着》,和张艺谋有很大的关系。
张艺谋的下一部电影改编自《活着》,这在文艺圈里不是什么秘密,以张艺谋电影的影响力,在电影全国放映的时候出版这部小说,想不畅销都难。
出版社估计最少能卖出去十万册以上,如果电影真的造成了全国轰动,几十万册也有可能,这些都是可以预期的事情。
如此一来,拿到《活着》的出版授权就相当重要。
京城有不少家出版社,竞争会相当激烈,长河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打听到林子轩从国外回来了,就打电话联系,希望能够当面洽谈出版事宜。
只是,他们没想到京城这边的出版社根本没有动静。
一个是《活着》这部小说题材太敏感,就算是《百花》杂志发表了,张亿某拍摄成了电影,也不能保证出版小说就没有风险。
京城方面的出版社一向是谨慎行事,因为他们就在京城,上面要查他们很容易。
还有一点和林子轩有关,上次有几家出版社想出版《顽主》,林子轩提出了要拿版税,这在华国还没有先例,没有出版社愿意开这个口子,这牵扯到出版社的利益。
出版社出版小说都是付给作者稿酬,稿酬按照小说的字数计算。
不出名的作者稿酬低,出名的作者稿酬相对高一些,也高的有限。
以《活着》这部小说为例,只有十几万字,不算是长篇,按照林子轩在文坛的名气,最多给他一两千块钱,其他赚的钱都归出版社所有。
那么这时候的作家靠什么为生呢?
华国文坛有两大组织,一个是作协,一个是文联,作家只要加入这两个组织,参与其中的工作,就能拿工资养家糊口。
作家同样有工作单位,比如各地的文化局或者报纸和杂志社等等。
他们平时还能拿稿费,碰到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还能拿改编费,所以说,只要小有名气的作家在生活上都不成问题,甚至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只有那些不出名的文学青年才会较为落魄,不过这些人都是兼职。
林子轩要拿版税无疑是从出版社身上割肉,尤其是这种可能畅销的小说。
这就是京城方面的出版社不愿意和林子轩接触的原因,一旦有了先例,其他作家仿效起来,都要拿版税,那出版社今后的工作就不好做了。
“你们可能不清楚,出版我的小说,我要拿版税。”
电话里,林子轩善意的提醒道。
他觉得鄂省的出版社可能不太了解这件事,他要先提出来,免得人家大老远的白跑一趟。
果然,电话那边沉默下来,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这个可以谈,咱们见面再说好吧?”
不一会,电话那边回应道。
“行,我这礼拜都有时间,下礼拜要去杭城参加金莺节,你来之前告诉我一声,或者直接来电视艺术中心都成。”
林子轩答应道。
小说出版是好事,要是能拿版税就更好了,作家不拿版税其实和廉价劳动力没什么区别。
长河文艺出版社那边进行磋商,在华国的出版行业,版税是个敏感的话题。
港台地区和国外的出版行业,作家拿版税再正常不过,这是作家的权益,也只有华国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这种独特的出版模式。
要不要打破这种局面,会不会遭到其他出版社的围攻,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新形势,这是长河文艺的社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现在搞活了市场经济,大家都向钱看了,作家也有自己的生活需求,安贫乐道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即便没有林子轩,以后也会有其他作家提出版税的要求。
他们对林子轩的小说做过市场调查。
《顽主》那本小说篇幅短,地域性强,在北方可能畅销,到南方就不行了。
《活着》虽然题材敏感,却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配合着张艺谋的电影,在全国畅销没有问题,还有可能创造一个销售奇迹。
既然京城的出版社因为种种顾虑没有出手,那他们长河文艺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两天后,林子轩在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见到了长河文艺出版社的一位副总编,叫做黎虹波,是个面相斯文的中年人。
双方交流的很愉快,只要在版税上没有争执,一切就好谈了,他们很快签订了出版协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