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华夏,星城,乔喻母校,铁一中。
乔喻是初八直接从星城出发去的京城,因为之前早就跟学校打好了招呼,所以他走的时候也没跟学校打招呼,安安静静的就去了京城,但却并非对学校没有任何影响。
其他人或许没有感觉,但张校长的感触可就大了。
临近开学,虽然学生还在放寒假,学校的诸多老师们却已经要忙碌起来。
每年放假前,开学前,以及重要考试前这几个时间段,同样是校长这个岗位最为忙碌的时候。
不止是孩子们放了一个长假需要收收心了,老师们同样如此。
冷知识,起码在中学阶段,其实不止是孩子们不想开学,老师其实也不太想开学。
毕竟工作哪有在家睡觉舒服。
于是张铁军总是要先忙起来。
对内要妥善安排各项开学后的工作,安全依然是最重要的问题,每次会议上都要提及,顺便也要跟各年级的教职工们谈谈心,年过完了,来年的工作还是要抓起来。
去年星铁一中发展得不错,大家今年还得继续努力。
尤其是初三跟高三年级的老师们,最后一个学期了,责任得扛起来了!
外头也有一堆的事情,上级指导部门也深怕各位校长们懈怠了,尤其是高中。
所以对外的会议也有一堆。
这个时候,乔喻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
比如年后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开学工作会,老张的座位在第一排,身边都是那些名校校长。
别看这只是一点小小的变动,但在华夏往往有着比较隐晦的意思,尤其是那些正式的单位召开的会议。
有时候光是台上领导的座位该怎么个排法,都能让许多经验不够丰富的管家们头疼一整天。
台下的座位虽然没台上那么多讲究,但名校的校长跟一般学校的校长,地位一样不同。
谁坐前面,谁坐后面,早就分得清清楚楚,都是规矩。
当然很多时候排序也会有变动,比如某位校长最近学校出了成绩,又或者某位校长可能近期会要升迁,那座位的位置自然就会调整。
完全不要怀疑那些能被委以安排座次的人获得消息的能力。
在机关单位里呆久了,基本上这方面有点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知道。
一个个都是人精,光是看某人从领导办公室里走出来一瞬间的神色,都能分析出一堆事情,那套察言观色的本事可不是开玩笑的,更别提近期张铁军的名字从领导口中提到的次数明显开始多了起来。
而且最多的还是感慨:“老张,不容易啊。”
的确很不容易。
教育资源从落后的地方,往发达的地方流动;从普通学校,往名校流动,然后日渐集中,本就是个几乎不可逆的动态过程。
从世界的角度看,人才一直都在往发达地区流动。
放眼到华夏,当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挥舞着支票从中西部地区高校挖优质教授,能直接倒逼最顶级制度设计机构,直接出台文件不允许发达地区片面高薪挖人……
具体到星城,好老师,好学生,都削了脑尖想进四大名校,再不济也要进五小的背景下,一般的高中想要在竞赛中出成绩太难了。
上头的领导也知道这样不好,跟一些核心精神相背离,但能怎么办?想改,那阻力得有多大?
总不能真强迫那些优质教师在各个学校轮换吧?人家房子就在旁边,凭啥去调去周边更远的地方,去教那些基础更差的学生?
更别提还不只是优秀教师有意见,好不容易考上名校的学生跟家长意见更大,还有名校背后的教育集团,乃至名校周边的户主……
总之硬改不一定能被夸,但肯定会被一群人往死里骂。
甚至到了要给各大公立学校分配资源的时候,最终那些资源还是会不自觉的往名校倾斜。
能怎么办?
名校里都是未来可以上名校的孩子,华清、燕北、双一流,再不济也能上个211,都是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
但人又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总希望别人能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