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真的,这事儿光想想乔喻都觉得很带感,甚至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而且现实中他距离实现这个好玩的事也不过只差了仅仅三步而已。
第一步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大数学家;第二步想出这个猜想,第三步完全且无误的证明它!
看吧,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心里想着一众数学家目瞪口呆的样子,乔喻不由得会心一笑,再次看了眼自己的杰作,站起来狠狠的伸了个懒腰,然后顺手拿起了手机。
今天的学习就先到这儿了,乔喻很清楚,他刚刚异想天开搞出来的那些东西,以他目前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证明的了。
但不要紧,彼得·舒尔茨的相关论文他也还没看完。
说不定看完之后就能受到启发,一不小心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呢?
刚才乔喻看了下,这位罗伯特教授可是有一篇论文发布在了《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上,这可是老薛曾经跟他提到过的世界四大数学顶刊之一。
换句话说,那老头都还没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他的论文都能上世界顶刊,他如果真能把这类问题给解决了,那必然是更有资格上的。
虽然这不是那种解出来之后能震惊全世界数学家的那种数学难题,但既然这么多数学家对这玩意儿感兴趣,说明影响力肯定还是有的。
起码能算追平了对面那所学校培养的那个叫郑志强的天才学生了吧?
其实也不全是好胜心作祟,主要是乔喻一直认为自己吹过的牛逼,就得尽全力去实现,如果因为遇到点困难就懈怠了,那他还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他因为对面一个天才之前做出的成绩太牛,就放弃跟对方比拼的心思,那明天他岂不是会因为赚几十亿上百亿太难,就放弃收购整个小区的心思?
那他跟外公那些动不动就喜欢吹牛逼的酒友有什么区别?
男人嘛,遇事儿必须得迎难而上,字面意义上的,而不是字音意义上的。
……
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才十点二十三分。
于是乔喻点开了微信,想着给乔曦发个消息,嘚瑟一下。
只是这破软件打开的瞬间,朋友群弹了一堆的消息出来。
点开看了眼,果然是余永俊那小子不停的@了他几乎一整天,大概就是闲下来就忍不住@他一下。
咋说呢,乔喻这两天的确没在群里冒泡,一方面是因为自觉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他已经感觉到一直欺负群里那个小朋友似乎不太好……
好吧,虽然大家其实都是同龄人,但他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那两个家伙还在高中厮混,这差距不就出来了嘛?
乔喻现在认为网络上那些说什么大学生清澈而愚蠢,高中才是人生智慧巅峰的家伙,要么是在自嘲,要么就是上了个假大学。
不说别的,光是燕北大学这套图书馆的文献系统全国上下哪个高中能比得了?
这玩意儿是真能提高眼界啊。
他读高中那两个月,每天窝在铁一中那间自习室里,想找点什么有用的资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在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到资源,而且很多时候好不容易搜索出的资源还不那么优质,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来了京城之后,在这间小屋里通过燕北大学内部的文献查询系统,分分钟搜索到一大串,还都是极为优质的资源!
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但这两个家伙既然这么虔诚的一定要他去欺负……
乔喻决定还是点进去看看,他必须尊重朋友们喜欢被虐的心理。
哦,两天了,都还在讨论他那篇论文呢。
余伟还是那么神通广大,他不过拍了论文名字的一半,跟他这个一作,这家伙竟然真的把论文全文都给找到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家伙被吓到了,群聊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嘴硬。
总结一下这家伙微信群里跟余永俊争论了几十条,其所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这篇论文乔喻最多就是有个构思,文章大半肯定是别人完成的,修改的,润色的……
以及,这篇论文也没什么新工具,只是对很多已知数学工具的活学活用而已,本质上跟他们参加奥赛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是高中知识的灵活运用,论文则是许多大学才会接触的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
因为以上原因,余伟认为乔喻不出现的原因是,他自己已经明白一篇大路货的论文而已,没什么好炫耀的。
至于余永俊的表达就简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