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们也隐隐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理想环境”
。
另外一位墨者提议:“我们刚刚用的东西差异太大,可以也做两个球,然后不同重量,在没有风的时候再试一次。
其他人认同的点头:“也可。”
一位年纪比较小的年轻墨者忽然挠了挠自己的头,腼腆的道:“想尽
办法去验证自己心里的想法,这些实验还挺有意思的。
确实。
我忽然能体会到之前墨子他老人家带着弟子做实验的感觉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巨子含笑在旁边看着,心里感慨,这样的氛围才是墨家需要的氛围啊!
【第二局,关于真空的存在。
】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厌恶真空,真空的环境不可能存在。
】
亚里士多德在对学生们讲课的时候用了一个简易的按压式抽水管来演示。
他把这个木制的小仪器放在水中,然后将它的泵头往上提:
“看到了吗?空气被排出来后,水就涌入到了管子里。
大自然厌恶真空,它不会让真空环境存在,所以才让流动的水来填充。
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这个观点。
镜头一转,到了伽利略的十七世纪。
这时候的人们已经可以制造一些大型的水泵设施,用在矿井这样的地方,将地底下的水给抽出来。
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水最多只能抽取十米深度,超过这个深度就抽不上来了。
伽利略去观察过后,对自己的助手托里切利说:“看,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明显是错的,如果大自然厌恶真空,那不管多深,这些地下水为了消除真空肯定会被抽到地面上来。
托里切利道:“或许我们可以做个实验。”
伽利略有些遗憾:“可惜我们没办法制造比十米还高的玻璃管,很难观察。”
【在伽利略的观点里,自然界对于真空的‘排斥’是有限度的,他认为真空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被实验给制造出来。
】
【并且,水泵只能让水到达十米的位置就再也无法上升,是源于某种看不见的有限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被计算出来。
】
【可惜,在他死之前,他的实验没有成功。
但是,他死之后,他的助手托里切利成功了。
】
托里切利在老师死后还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他对自己的助手道:“我想到了一个制造真空的方法。
如果制造一根超过十米的玻璃试管,在里面装满水,再倒立在装满水的水槽中,将会发生什么?
他的助手道:“或许,水会往外流出到十米高的位置?”
托里切利点头:“那空出来的那部分,自然就是真空。”
他的助手冷静道:“可惜,我们依然无法制造这么长的玻璃试管。”
托里切利这次笑了起来:所以我在想,我们可以换成水银,水银的比重是水的13.6倍,那么玻璃试管的长度也只需要十米的13.6分之一。
他和助手开始了这次的实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