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太平公主觉得很有意思,对则天大帝道:“这医院里竟然大多数都是女子。”
大唐虽然民风开放,街上也能常看到女子出门游乐。
但是在太医署这些地方,却是少见女性的。
她以为林医生这样的已经少见,但没想到镜头一扫,女子才是大多数。
武则天摇摇头:“未必都是医生。”
上官婉儿道:看她们所着的衣服颜色不同,应该代表了不同的工作。
就像是朝服的颜色也都是不同的。
武则天感兴趣的是“医院”
本身,她与钱乙好友认为只有有钱人才能进医院的看法完全不同:
世家贵族们完全可以在家中治疗,有更好的环境,更多的仆佣,为何一定要去医院?这医院难道只收容平民百姓?那他的收费需要如何定价?收入能不能维持经营?或者是后世的朝廷有拨款?
直指医院运营的核心问题。
这一整个体系是如何运转的?她对这些倒是更感兴趣一些。
【咱们之前说的一直是中医,中医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出现,等于是个人诊所形式。
】
【而在西方,因为宗教的关系,教会会进行一些社会慈善活动,他们在修道院里面增设病房,收
容一些贫苦的病患甚至是流浪汉和乞丐等,这大概相当于现代医院的雏形。
】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蓬勃发展。
很多大学里的医疗系出于救助的需求和自己培养医生需要临床病人的需求,也都会收容病人。
这个医治的场所也渐渐的去宗教化,变得更为职业和专业。
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用战争征服大半个欧洲,他建立了一些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医院来收容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
】
现在还能找到一些那时候的油画和老照片。
“又是大学!”
一向是做教育工作的董仲舒不仅对仙画提到儒家敏感,对这个也很敏感。
他早就发现这西方的大学和现在太学模式完全不一样,而且在仙画中频繁的被提起,后世的大学似乎也是从这里来的。
董仲舒正在考虑要不要上疏建议汉朝也仿建一所大学。
他唯一苦恼的是要把儒学放在哪里。
刘彻正在和主父偃讨论医院:“齐国时期,就有养济院,秦朝,也有迁疠所。
看来这医院也是从类似的机构演变而来。
主父偃道:“臣认为大汉也有很必要建立这样的机构,并且建立太医署,培养更多的医生,才能应对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瘟疫。”
一提到瘟疫,下意识就想要反对主父偃的政敌悄悄的又坐了回去。
瘟疫!
传说就是从百来年后汉朝开始流行的。
建安大瘟疫让每一个看过仙画的人都不寒而栗。
这可是关系到自家子孙后代的大事!不能反对!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卿说得极是。
主父偃,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要给朕办好。
主父偃领命。
一时之间,多道羡慕的眼光投在他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