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现在有一派观点认为,其实中医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所反映出来的解剖知识是和西方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不相上下的,提出了肺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
路小柒摘取了《黄帝内经》中的几段内容,做成古风文字的形式展示在视频里。
言语悠悠,配上古琴的BGM,禅意自生。
但是讲的,却是和解剖相关的东西——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这十二经就是十二条大血管,作者认为有的含血多,有的含气多。
我不相信没有经过解剖,古人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虽为提点,但兼任了很多次仵作,也曾经接触过解剖学的宋慈正坐在赶回家的马车上。
马车掀开了窗户,可以看到天幕全景。
看到这里的时候,宋慈吩咐马车停下,一个人待在马车上,正好更清静,可以好好看仔细看。
他曾经解剖过一些尸体,但都只是局部和表面,并没有像仙画里西方那些医生那样……疯狂大胆。
不过,他们提出来的这些理论倒是对以后的查案会有帮助。
听到仙画提到《黄帝内经》,宋慈点了点头。
它里面都已经直接说“其死可解剖视之”
了!那肯定是解剖了!但之后的医学典籍中,的确没有像《黄帝内经》里那样再细细描述脏腑关系的内容了。
说起来,现在的大夫们既然迷信权威,为什么却又不继承《黄帝内经》里实际下手解剖的精神了呢?
真是矛盾啊。
宋慈想起那些同僚同窗们之前对自己隐隐的嘲讽,想了想自己程朱理学传人的身份,自嘲的笑了笑。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矛盾的人呢?
……
【但中医为何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解剖学,同样是因为对于权威的迷信。
】
【一方面呢,是医者们过于推崇《伤寒杂病论》等古籍,以至于中医形成了一个抽象的哲学的体系,就直接将唯物的解剖学排斥在外了。
】
【之前说了,《伤寒杂病论》里面有很重要的部分是关
于思辨的,还有很多内容是很形而上的。
这可能和张仲景本身是文人,是儒生有关系,他将自己的哲学体系融入到了其中,于是我们就能看到这里面有着大量的关于“通行全身、周流不息的经脉”
,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气”
之类的描写。
】
【就有那么一点玄学,很抽象,只能通过想象去推导脏腑之间的关系。
】
【尤其是后期,范仲淹那句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话说出来之后,很多儒生文人们纷纷去学医,虽然也客观的促进了医生这个群体素质的提升,但也让中医学里这种“抽象的形而上”
的氛围更浓了。
】
【说实话,那会儿的医学典籍,没点哲学基础是真的看不懂的。
】卡通小人又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