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04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谢慕林的心顿时一虚,腰背好象都直不起来了:“我从前没学过织布,学里的长辈又说这个顶重要的,所以近来有些荒废了针线功夫……”

宋氏微微一笑:“你不用害怕。

闺学里教导族里的女孩儿纺织之技,是因为她们生于江南,长在江南,日后嫁人,也是在江南,能精通纺织技艺,便能叫人高看几眼,若是再擅长刺绣,就是顶顶好的姑娘了。

可你姐妹几个与族里的女孩儿又有不同,将来遇见的人,生活的地方,也会不一样。

你可以学习纺纱织布,却不必太过专注了。

若能在刺绣上下些功夫,对你将来可能更有好处。”

她再提点了谢慕林一句:“北平那边的女眷,虽与南边习俗喜好大不相同,却十分向往金陵风物,也讲究闺阁女孩儿绣得一手好花,还得是清雅不俗,与旁人不同的那一种。”

然而高门大户、高官世宦人家的千金淑女,绣花女红上头的功夫,当然不能与一般富贵人家的女孩子相同。

人家稀罕的不是谁家姑娘绣的花多、真,也不喜欢繁复华丽、色彩鲜艳的配色,而是追求一种更有品味的气质,更偏爱梅兰菊竹、山水田园,而嫌牡丹月季太俗了,蝴蝶百鸟又略轻浮。

宋氏指着自己木炕角落里的四连小屏风道:“这四扇玻璃炕屏,里头的绣品便是我年轻时候亲手绣的,梅兰菊竹,你觉得如何?”

谢慕林仔细看去,只觉得这四幅绣品线条纤细,画面简洁,配色清雅,确实有一种文人画的感觉,与常见的闺阁绣品大有不同。

宋氏笑道:“我一年也就绣上一两幅给人瞧罢了,除此之外,也就是家父家母生辰时,亲手给他们做上一套衣裳,作为孝敬,平日里从来不与人交换针线为礼。

可即使如此,无论是在北平城,还是金陵城,都从来没有人说过,我的女红不好。”

说完之后,宋氏便冲着谢慕林微微一笑。

谢慕林瞬间心领神会。

这是便宜奶奶在向她面授机宜吗?

第327章选材

宋氏教的窍门还是挺有用的。

谢慕林就没打算凭借女红技术出名,也不是很想把大把时间花在练习针线、纺织上,搞得颈椎难受,视力受影响,人累,又创造不出什么经济价值。

她打从心里觉得,就算自家哪一天彻底败落了,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必须要想办法养家糊口,她也不是非得靠做针线、织布才能维持生计,有的是赚钱的法子呢。

不是吃不了苦,而是从性价比来看,在古代社会里凭借烂大街的女红技艺赚钱,真的很没有效率。

谢慕林宁可多花时间去读书,去练字,去练琴棋书画什么的,都好过在女红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不过,考虑到眼下社会的主流,对女性的女红技艺水平,要求还是有点高的,谢慕林又不想被人笑话自己在这方面有短板,只能硬着头皮给自己套一个“针线做得还可以”

的壳,努力提高自己的女红水平。

只要自己能达到一般闺阁女子的平均水准,不被人笑话,也就差不多了。

她又没指望自己会成为刺绣名家什么的,在女红方面刷存在感。

就算她曾经也精通过十字绣、缎带绣之类的技艺,也不认为自己能凭这种手艺在古代扬名。

文氏在女红方面的技艺很出色,绣花、织布、织锦、缂丝、裁衣,样样都精通,不过是一般闺阁中人较高的水平而已,远没到大家的地步。

她在绣花方面的风格,也偏向世俗常见的类型,脂粉气重,只有做给丈夫谢璞的针线,才会带上那么一点文人气息。

她从小教女儿刺绣、针线,都是照着这个路子来的。

谢慕林若要跟她学,就只能花水磨功夫去做各种大小绣品,日复一日地练习来练习去了。

谢慕林不想走这条路,但如今宋氏给了她另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并不代表她从此就可以偷懒了,因为绣些文人气息重的书画什么的,若是基本功不过关,一样会被人笑话。

但只要她的刺绣水平提上来了,再绣些与众不同的作品,在人前显摆一下,证明自己的女红功夫不比别人差,那之后就能省好大力气了!

她可以花一年半载的时间,只去绣一幅图。

别人催她,她就说这种作品需要精雕细凿,不能急躁,跟烂大街的手帕香袋之类的不一样。

只要最后拿出来的成果还不错,又有谁能逼她做各种常见的小针线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太古神王总裁大人超给力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抢救大明朝是他唯一的光重生之都市邪仙赤骨天梯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漫兽竞技场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三国之天下无双九龙吞珠韶光艳事业脑咸鱼在八零七十年代小娇媳特种岁月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传奇篮神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凌天至尊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大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