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一摞陶瓷碗,黑色的粗陶,一人一碗浓稠的疙瘩汤。
隋玉给众人分好饭,锅里的面疙瘩见底了,她又舀五瓢水倒进去,准备水开了冲油茶。
山顶是皑皑白雪,莹白的月色下,山尖泛着白光。
而山腰处,以河道为底,青草蔓延,宛如一条绿腰带贯穿,到了高处,又是乱石丛生,石壁坚硬,荒土上寸草不生。
绿的草,灰的石,黄的土,方圆一里内,生机和荒凉共生。
宋娴扒口面疙瘩细细嚼着,她向上看,问:“我们还有多久能走到雪山顶?”
“不经过雪山顶,我记得这条河发源于山麓西侧,我们绕到西侧,那里有地势稍缓的山谷,穿越山谷再下山,就翻过这座山了。”
隋玉说,“至于需要多少天,我也记不清了。”
“娘子……不,大掌柜,你也从这座山走过?”
小春红好奇,“这不是你头一次入关?”
“不是,我不是敦煌本地人。”
隋玉摇头。
小春红还想再问,甘大出声打断:“火坑里没柴了,再添些柴。”
疙瘩汤吃完,一人抓把炒面丢碗里,戳坨猪油,再撒上
盐,淋两勺开水冲泡搅拌,大半碗油茶下肚,肚里这才有了饱腹感。
石坑里捂着火,安排好守夜的人,隋玉和宋娴钻进毛毡屋睡觉。
三张骆驼皮缝制的毡屋,勉强能挤十一一人,隋玉和宋娴跟九个女仆睡在一起,另外两个毛毡屋是三十个男仆共用,每轮四个人守夜,将将能把人都塞进去。
地上铺着干草,毛毡又闭气不透风,十来个人睡里面,穿着衣服睡,不盖东西也不会冷。
石坑里的火明了灭,灭了明,当黑夜离去,天色熹微时,毛毡里的人醒了。
休息一夜的骆驼又驮上毛毡和干草,钱箱和绸缎捆严实后,锅里的野菜咸粥也煮好了,不分主仆,各自喝上一碗填肚子,锅碗端去河里洗刷洗刷,不等锅底的热气散尽,浇灭火星后,商队再次动身赶路。
越往山上走,暑气越稀薄,河滩上的绿草也愈发低矮稀疏,地势不平,杂石密布,河道急转,不能通人的地方,人拽着骆驼的缰绳爬上凸起的矮山包,骆驼无法攀援的地方,还要人搬石垫路。
如此又过七天,一前一后两个商队的距离越拉越近,胡商载货甚多,走进山谷时,负重感才减弱许多。
垒石搭灶,三个胡商过来打招呼,隋玉邀他们坐下一起用饭。
“昨天射了两只野兔,我正打算炖一锅,再焖锅黍米饭,今天吃顿饱的,往后的几天要将就着过了。”
隋玉说。
“玉掌柜走过这条路?”
胡商微诧:“如此我们便放心了,前路草稀柴少风大,若是变天还有风雪,我们要抓紧时间赶路,不会再彻夜休息。
我们大当家让我们来支会一声,免得玉掌柜没准备。”
“劳三位替我谢过大当家。”
隋玉出言感谢。
胡商摆了下手,不提赵西平是汉军千户,隋玉在敦煌又有客舍,就是寻常的商队,路上遇到麻烦了也会相互通个气帮个忙。
待萝卜干炖兔肉起锅,隋玉盛一碗肉给胡商送去,以示感谢。
黍米饭浇上肉汤,一人一勺荤菜,最后用锅里的荤油煮个青菜汤,饭饱水饱后,隋玉招呼奴仆骑着骆驼继续赶路。
爬山时,山路难走,故而是人牵骆驼行走,山谷里地势稍平,众人骑着骆驼代步,行路的速度就快了起来。
天色擦黑,走在前方的胡商没停下歇息,隋玉的商队也就没停歇,催着骆驼在茫茫黑夜中继续赶路。
山谷间风声回荡,蹄声回音绵长,头顶的夜空似乎被山峦割断,星子坠落,中途陡然消失。
待绕过一座雪山,澄澈绵延的夜空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是宋娴第一次近距离看星空,在山顶上,夜空如水般清透,再无雾蒙蒙之感。
她坐在骆驼上回首,恍然以为爬上雪山顶,伸手便能撑天。
前方哨声响,胡商停下行进的脚步,打算在此短暂歇息。
“毛毡搬下来,夜间寒凉,大伙儿铺着干草盖着毛毡睡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