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当时四将军设坛盟誓:“复本姓,尊可望,受约束。”
联明抗清之势开始形成。
但从事后的发展来看,这只是说说而已。
有好奇者可以查一下有史以来设坛盟誓的诚信率是多少,那时你就明白了。
此时云南正值阿迷州土司沙定洲叛乱,明黔国公沐天波逃离昆明。
这小子加税蛮重的,手法一点都不隐蔽。
他的副将龙在田早在张献忠谷城诈降时与孙可望相识,便派人向孙可望求援,告知:“假大义来讨,全省可定也。”
四将军认为这是扩大农民军辖地的好机会,便以为黔国公复仇的名义出兵云南。
沙定洲闻讯,惊恐万状,弃昆明南逃。
这帮子土著也没少祸害昆明。
1647年四月,大西军开进昆明,“各民人户外俱设香案迎接”
,其实谁来都一样待遇。
四将军马不停蹄进行分路平定,说服沐天波与农民军联合,宣布“共襄勤王,恢复大明天下”
。
八月,四将军在昆明共同称王,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
他们仍然保持着农民军的传统:“每公事相会,四人并坐于上”
,“然各营诸将赏罚,则一尊于可望”
。
穿越者们心里清楚,后来发展的事实会证明,这种权力组织结构,只是伪民主形态,这不适合明大陆的国情。
1648年五月,定北王艾能奇在征讨东川的战斗中,中毒箭牺牲,所部为孙可望收编,但他的实力还是比不上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实力。
八月,李定国、刘文秀破沙寨,生擒沙定洲,滇东全平。
大军回师时,沐天波“顿首谢”
,“滇人被沙氏害者皆以为快”
。
四将军在云南期间,实行了恢复生产有利于民的政策,彝、白、壮、傣等族人纷纷参军,大西军扩大到“有众二十余万”
,还增加了新武装——象队。
仅李定国部“汉、罗亦逾五万”
。
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当年就出现了“滇南大熟,百姓丰足”
,“兵民相安”
的景象。
右倾逃跑主义分子孙可望随着地位提高,个人的野心逐渐膨胀。
他竟然认为明王朝无可救要了,扬言说咱们自己来吧。
1646,当朱由榔在肇庆称帝的时候,孙可望早将“联明抗清”
扔到脑后,妄图割据云南,独霸一方。
遗命派李定国义正辞严地对他说:“肇庆已有君,永历其年号也,不度德量力,妄自尊大,其欲自取灭亡乎?”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你算个啥啊?咱都去尊明吧,这样大家都差不多……
碍于李定国、刘文秀实力雄厚,孙可望只得打消了“独裁”
野心,但内心却耿耿于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