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李诺说明来意,李玄靖看也没看他的折子,说道:“印鉴在桌下的抽屉里,你自己去用印吧……”
看着他们的马车远去,李诺只能来到他的衙房,找到印鉴,自己盖上。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他的委任书,昨天就已经下来了,他在中书省,有一间自己的衙房,李诺来到中书省,找出中书舍人的印鉴盖上,最后将其交给左相。
左相看完后,一句都没有多问,说道:“你在衙房稍等片刻,老夫亲自拿去门下省审核。”
门下省。
刑部给事中战战兢兢的翻阅着新的大夏律,时不时抬头看向对面,左相正坐在那里等待。
给事中负责驳正政令的违失,审议封驳诏敕奏章,稽察六部之弊误,刑部想要修改律法,他作为刑部给事中,有否定之权。
全面提高徒刑年限,将徒刑从最高三年,提升到三十年。
缩小赎刑的范围,将赎刑限制在流刑以下。
百倍提高赎刑金额,徒刑从最多三百两就能免罚,提升到了最高三万两。
这封奏折中提到的,哪怕只是一小条,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而且,这上面的用印,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中书令,每一位都是他招惹不起的,他看完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的,立刻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印鉴。
这封折子要是从他的手里被否了,他以后还怎么在朝为官?
同样的,门下侍郎和门下侍中也十分干脆的在这份奏章上用印。
三省名为三省,实为两省。
中书决策,尚书执行,门下只是走个过程,朝廷的官阶设置上,就已经很清楚了。
中书令是左相,尚书令为右相,双双官居正二品。
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却只有正三品,侍郎也比另外两部的侍郎低两阶,左相亲自拿着折子让他们审核,态度不言而明,若是门下省否决,必然得给左相说出一个理由。
官员们中进士之后,入朝为官之前,是要在儒庙发誓的。
誓言的内容包括为官清廉,一心为民,谁敢公然反对这样的变法?
当门下省审核通过之后,奏章传递到尚书省,就只剩下执行了。
尚书省统御六部,政令可达九寺以及地方州县,只有右相点头,中书省的政令,才能得到执行。
左右二相的矛盾,也因此而来。
没有左相的首肯,右相不能起草政令。
没有右相的同意,左相的政令得不到执行。
除非两人的意见统一,否则任何一项改制,都不能得到落实。
左相本以为右相这次会提条件,没想到他看完奏章和那本厚厚的新法之后,很快就对一名官员说道:“让工部抓紧将新法印制出来,送往京畿和各州衙门,从今日起,任何人所犯罪行,都按照新法执行……”
……
中书省。
李诺正在自己的衙房里喝着茶,一抬头,忽然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从衙房路过,微微一愣之后,立刻站起身,说道:“等一下。”
怀里抱着一堆文书的年轻官员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声音的来处,也愣了一下,然后笑道:“李兄,好久不见……”
李诺走到门外,笑着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周玉道:“我刚刚调到中书省,担任主书。”
李诺记得,周玉当时科举是八十多名,只能担任九品官职,当时是在京畿某个县做文书工作。
同样是文书,中书省主书,可是正七品。
中书省是朝廷绝对的中枢,而中书主书负责典章法令的编修、撰写。
虽然没有实权,但却能提前接触到国家机密,在这个位置上沉淀沉淀,再去六部实践一番,干的一般,可能就待在六部了,若是政绩出众,再调回中书省,那就是中书舍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